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动春心(重生) > 170180(第16页)

170180(第16页)

他垂眸看向自己最为倚重的朝臣,余光又落在盛锦水头顶片刻,突然道:“盛氏,你可清楚南山身世?”

谁也没想到他会有此一问,盛锦水一顿,喉间发紧,手心麻木,心道自己决不能在此时出错。

盛锦水是萧南山的软肋,就算今上因他拒认身份而降罪,萧南山也不会畏惧,可偏偏对方问的是盛锦水。

盛锦水深吸一口气,赶在萧南山开口前道:“回禀陛下,民妇知晓。”

“知情就好。”就算心里对长子有气,新帝也不得不承认,看似冷傲漠然的萧南山,原来也是个情种。

盛锦水还没想明白其中深意,就听新帝已继续道:“你该明白,南山是朕长子,只要他认祖归宗,不日朕就会立他为太子,而你也会成为太子妃。但他如今冥顽不灵,你既是他妻子,就该担负起劝谏的责任,让他仔细想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

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若她与萧南山不是一条心,怕是要忙不迭地应承下来了。

见她久久没作声,新帝皱眉,追问道:“如何?”

还能如何,盛锦水缓缓吐出一口气,跪伏在地,“民妇有话要说,只是在说之前,恳请陛下恕民妇亲朋罪责,若有不敬民妇愿一力承担。”

还未开口就先请罪,说的多半是他不爱听的。

新帝不满,可他不是昏君,索性挥挥手道:“朕难道还会因一两句逆耳之言就定你的罪?尽管说便是,恕你无罪。”

“多谢陛下。”盛锦水谢恩,随即娓娓道来,“民妇出身乡野,父亲不过一小小秀才,母亲则是商户之女。我幼时,父亲旧友病逝,留下孤儿寡母相依为命。故交之子随父亲启蒙,童生试后,其母向父亲提亲。父亲见他勤奋刻苦,又颇有天分,因此应承下来。

没过两年,民妇父母相继离世,独留姐弟俩相依为命。可惜这时,故交之子已今非昔比,一朝中举,成了高高在上的举人老爷,也不愿再认旧时婚约,民妇遂与他解除了婚约。”

新帝皱眉,隐约猜到她要讲述这件冗长旧事的意图。

“都说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盛锦水继续道,“婚约订立之初,父亲为我深谋远虑,对方于我而言,确是当下最好的选择。可世事难料,父亲还是错估了两件事,一是他没想到自己会意外早逝,二是故交之子有才而无德,为攀附权贵背信弃义,早有悔婚别娶的打算。

可不论结果为何,父母

初衷为我,毋庸置疑。只是人非圣贤,总有局限之时,父母以为为我觅一良婿,从此相夫教子,衣食无忧就是顶好的日子。可当他们再无法庇佑我时,为保家中产业,我只能卖点心调香丸,做他人眼中‘抛头露面’的营生。也是在这之后,我才明白,原来靠自己的一身手艺顶门立户,不必有求于人,才是自己真正想要过的日子。”

新帝神色无甚变化,盛锦水也不知自己这番话是点醒了他,还是惹恼了他。

“你想让朕顺其自然,叫他继续做闲云野鹤的萧家大公子?”

还真是习惯成自然,方才面对新帝,盛锦水紧张得手脚发麻,如今倒是平复了心绪,可以从容应对。

“陛下,您当真觉得南山能成为新朝太子吗?”她问得太过认真,倒叫几人一怔,“若我是百姓,绝不会想让他成为太子,继承大统。”

此话完全出乎新帝预料,比起怒气,他心里更多的是珍视之人被贬低的不悦,“他的品行才干皆属上乘,中州诸多传闻里,对他溢美之词甚多,怎就不愿由他继任大统了?”

盛锦水不答,而是偏头看向萧南山。

“我有私心,做不到不偏不倚,”萧南山开口,答得理所当然,“所爱之人,我愿为她赴汤蹈火,受千万人唾骂也在所不惜。”

新帝一愣,神色复杂地看向他,都说生子肖母,萧南山与萧静姝不仅是容貌上的相似,就连脾气秉性都是一模一样。

要说萧南山的软肋是盛锦水,那么新帝的软肋无疑就是萧静姝,就好似明月高悬,是横亘在他心头阴霾里的唯一慰藉。

外人只道登上至尊之位是何等风光无限,却不见他一路走来的艰难险阻。

如今好不容易窥见天光,爱重之人却已与他生死相隔,独留下神似对方的长子,就是帝王之心再深不可测,面对爱子时也发作不得。

新帝摇头,长叹口气,“到中州已过月余,怎还如此天真。”

方才盛锦水那番话并不难懂,父母千挑万选的通途,未必是子女真正需要的。可身为过来人,就是因为自己走过许多弯路,才不愿他们重蹈覆辙。

“记得不久前,盛氏的幼弟与阿喻游湖时被贺瑰撞沉了画舫,二人虽未遇险,他却因救一溺水乐妓跳入水中。”此事曾引得朝堂震荡,他清楚其中细节不足为奇,“贺瑰胆大妄为,借画舫游湖之机挑衅阿喻,甚至牵连你的幼弟,倚仗的不就是他在前朝的父亲,与在后宫的贤嫔。而那之后,贺家又为何拘束幼子,亲自登门请罪,若你们真只是寻常商户,可曾想过何时才能得到所谓的公道?”

此时的新帝,倒真有了几分慈父模样,他不再高高在上,而是以过来人的身份,推心置腹地告诉两人,权势才是让他们得意安宁的关键。

就算有心为自己辩驳,可面对的是站在权力巅峰的新帝,再多的解释都无济于事。

心念一动,盛锦水有了主意,“陛下,不如我们打了个赌吧。”

“赌?”新帝扬眉,“你想怎么堵,要赌什么?”

见他并未反对,盛锦水先是松了口气,随即道:“就以一年为限,一年之后我们若是愿意留在中州,自是公开身世,认祖归宗。但若初心不改,还望陛下成全,让我们回奕州。”

权势动人心,新帝以己度人,只觉两人天真。

既是必胜之局,应下倒也无妨,他看向萧南山,问道:“你意下如何?”

“恳请陛下成全。”萧南山毫不迟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