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从小听他的传说长大。
他们无数次在新闻中见到他的面孔,在教科书上、在武道功法中,见到他的名字。
直到此时,他骤然离去。
无数户人家的庭院中,有年幼的孩子惊呼起来:“阿娘阿爹老祖,你怎么哭了?”
“太阳落山了……”
【作者有话说】
本卷番外结束。
请一天假,构思新世界大纲。
肆
126燃灯之人1
◎隐于迷雾之下的都市传说◎
午后的阳光均匀泼洒在校园干净笔直的灰白石道上,两侧的树荫在阳光下招展。
来来往往的人流中,两道行色匆匆的身影尤为引人注目,因为他们身上的警察制服。
两名警察一前一后穿过人群,目的性极强地走向那巍峨耸立在道路尽头的图书馆。
走在前面的女警年纪稍长,约摸四十来岁,留着一头过耳的短发,予人以干练而不失亲和的气质。紧紧跟在她身后的年轻男警生得一张娃娃脸,气质颇为青涩,目光中透着网上调侃的大学生独有的愚蠢与清澈,一看就是走出校门不久的年轻人。
作为见习警员的严宇的确没有什么经验。确切来讲,这只是他来到警局的第三天,目前只是一个接受正式警员指导的萌新。
指导他的张骊警官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刑警,从警时间已有二十年,手中破获过的案件、亲手抓捕过的人犯足以积累成厚厚的卷宗。作为萌新的严宇对这样经验丰富、功绩卓著的老前辈有着一种天然的崇拜,哪怕被使唤着各种跑腿也是乐此不疲。
包括今天午饭都来不及吃就被张骊一句话叫出来当司机,来找传说中的破案专家。而两人的目的地竟然是眼前的重点高校。
“张姐,能给我说说破案专家的情况不?”眼看张骊的脚步一路直奔图书馆而去,严宇终于按捺不住好奇心,“不知道是哪位教授,什么专业的?难道是犯罪心理?”
据严宇了解,他们现在最需要的应该就是这一类型的外援。此次连环杀人案性质恶劣,他们好不容易锁定了嫌疑人,却因为证据不足无法对嫌疑人进行强制拘留,必须在24小时的时间内拿到口供取得突破。
然而,嫌疑人的心理素质十分强大,口风严密,12个小时过去依旧没有什么进展。
于是,张骊主动提出来寻找外援,其他人此时想必还在和嫌疑人“斗智斗勇”呢。作为跑腿司机的严宇对外援的情况一无所知,他猜测是一位精通犯罪心理的破案专家,抑或是侧写与痕检方面的专业人士。
无论是哪种情况,在他脑补中,想必对方应该是一位博学多识、儒雅睿智的教授。
“不是哪位教授。”张骊一句话打断他的脑补,“我要找的是一位大三在校生。面对*罪犯,他可能比犯罪心理专家更合适。”
严宇:“……?”
……不仅是学生,而且还是大三的学生?年纪甚至比他还小,居然已经能为刑事破案提供帮助了吗?那该是怎样一个人呢?
他心中首先涌现的不是质疑,而是惊叹,以及对这位神秘外援不可避免的好奇。
听见张骊语气中不加掩饰的欣赏,严宇忍不住问道:“我们应该不是第一次邀请这位外援吧?张姐你好像对他很熟悉……”
张骊点点头,爽快地承认了:“我是他母亲的朋友,我和他也算认识很多年了。”
严宇顿时露出恍然之色。
在他想来,张骊的朋友说不定也从事着相关职业,一切似乎可以解释为家学渊源。
张骊隐隐看出他的想法,却没有说什么。继续说下去,难免牵涉另一个人的隐私。
口袋里的手机发出一声短信提示音,她扬起手来,指向图书馆门口:“他出来了!”
严宇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去。
图书馆高高的台阶一阶一阶铺展而下,正午的阳光打在一道穿着雪白衬衣的人影身上。
那人随手拂开额前一缕发丝,露出光洁宽阔的额头,以及雪山般清冷的眉目。
仿佛察觉到他们的注视,他低头看来。如有实质的视线似乎一秒将人看穿。
张骊下意识恍惚了一瞬。
不知道是不是与严宇的交谈勾起了她的回忆,这一刻,她仿佛回到十年前,在医院的病房里,初次见到这个孩子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