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总是被拆散在新婚夜 > 130140(第12页)

130140(第12页)

做完了这些,他便可以初登朝堂,展露自己狰狞的一面显在人前了。

他始终没有忘记,龙骧卫建立的初衷,是为了做君王手中的刀。

他不在意权柄,但享受登高的过程。这是他在现代从未拥有过的成就感和野心。和当绝世高手的感觉……是全然不同的,血液沸腾的体验。

第140章第一百四十章老兵(捉虫)三足……

“您要招募那些退役的老兵?”打开林大人最新的奏折,余晋整个人像是被踩了尾巴似的一个哆嗦,“大人!此事万万不可!”

余晋知道,因为常年和大余较劲,每年退役下来的老兵因国库并不充裕而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抚恤,再加上永乐侯手下人的剥削,真正到那些老兵手上的养老银子少之又少。根本没有安享晚年之说。更有甚者,在战场上身残的那些人,回家后因无法从事生产,甚至只能去旁人商铺等地方捣乱。

这些人怎么想的呢?在战场上保卫了这个国家,却老无所依,受的那些伤是为这些百姓受的,向你要些钱财是理所应当,谁叫你们那么富裕,还不是因为我们保护了你们?

他们不是不知道这些是歪理,最开始的惭愧,到了后来因为身体的疼痛,为了活下去,一步步变得毫无愧疚之心,这些冲天的怨气,让他们做下很多不仁不义之事。最开始大多数人还是怜悯包容他们,也时常接济。直到发现他们理所应当还得寸进尺的嘴脸时。

他们做过的那些事才变成一个个卷宗呈现在林铮书房的案几上。

被林铮看到的这些,只是万

分之一的事件。这些原本保家卫国的人,因为得不到好的赡养,有良知者饱受饥寒交迫的死去,丧失了良知的人则变成了地痞毒瘤,不知凡几。

其实今上也尝试过帮助这些人,可永乐侯独大,他巴不得这大沥的百姓变得水深火热又怎么肯真的为这些人去做些实事?

永乐侯只想摧毁这两个国家,然后在废墟上重建大胤。

林铮对这些暂时不知情。他将目光放在老兵上,一则是因为他当过兵,原主也曾经呆过军营,他知道退役后很多老兵的身不由己,和艰难困苦。二则,他缺人,很缺。既然缺,那就想办法弄一批人回来。

不管是大沥还是大余,实际上都不富裕。也许是因为他们是奴隶出生。没有底蕴,也……鲜有能人。他们建立起的国家,实际上除了最初的热血冲动上下一心,后面的治国……不提也罢。

端看永乐侯的猖狂,便可窥见一二。一国之君竟然对着永乐侯也得低头。还是必须保持微笑的低头。

林铮的提议对于那些有良知的老兵来说,是生的希望。可余晋还是咬牙想要阻止。今上给了林大人极大的自由,可这些自由不包括军权。贸然触碰,他怕林大人会死。死于帝王猜忌。

这一刻,余晋的内心是滚烫的,他突然觉得林大人有颗赤子之心,可是他必须守护这份纯粹,就算今上对付不了永乐侯,对付林大人,还是绰绰有余的。就算再想为老兵张目,也绝不能碰,这是大忌。出了个永乐侯,绝不能再出一个震主之人。

“呵……”林铮看着急切跪下想要劝导他的余晋,笨口拙舌抓耳挠腮的模样着实滑稽,还有些……可爱?

“都什么时候了,您还笑……您若执意如此,我劝不动您,我就……”

“你就怎么样?”

“我就上报给昭妃娘娘,让她来劝您。”林铮注意到,余晋此时说的不是主上,而是昭妃娘娘。他怔了一下。心里将余晋划为了“自己人”,他能看的出,这人是真的在担心他。也不再想着逗他一逗。

“余晋,你有些急躁了……你先想想我是何身份。”林铮说完便继续看案几上的卷宗,想着也许能再找到些趁手的人。

“身份?您不就是龙骧卫统领……您……”说道一半余晋突然顿住,险些咬了舌头。是了,他怎么忘了……

“你是不是忘了,我是宦官。宦官,没有后代……我是陛下手里的剑,必须要磨成最好的利器,必须一往无前,披荆斩棘。所以,只要是为了大沥好的事,我都能做……”林铮淡淡的说着,并不以宦官身份为耻,毕竟他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他又不是真的宦官,只是披着这层皮罢了。

是啊,所以林大人根本不用担心震主,那些旁人不能做的,他都能做。只要是对大沥有好处……这不就是陛下重设龙骧卫的初衷?

可是,他这样戳林大人的痛楚,还让林大人将话说的这般直白……此刻,余晋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面红耳赤的。林大人这么好,他还揭他的伤疤,是不是有些不做人?越发觉得无地自容。而且林大人竟这么坦然还没有怪罪于他。是真的心胸开阔!

“林大人……我……我……”

林铮看他半天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觉得好笑,并无被冒犯的感觉,也没有怪罪他:“好了。你赶紧的将这份奏折呈上去,我们的事可是还有很多。”

“是!属下听命!”余晋打了鸡血似的蹦了起来,麻溜的往外冲去,这般鲜活的模样,勾起了林铮的笑容。

他摇了摇头,继续翻看卷宗,琢磨着如果上头同意他招募老兵,他就从中找些人平常打理下龙骧卫所。余晋这般好用,不能让他把精力全放在他的衣食住行上。

再就是,他想想看有什么合击阵法可以用,驻地里的那些人也要拎出来用用了。实战才是检验训练成果的唯一标准。

大沥的皇宫兴建不过百余年,仍旧染上了岁月的痕迹。时有修缮,颇有些新旧交替的美。

林铮一路被宫人引至“琴政殿”,最开始,他觉得这个殿名很奇怪,用“勤”比“琴”要好的多。后来才知道“琴”是国姓。当今陛下全名琴宸,足以看出先帝对其的希冀与野望。

先帝子嗣不丰,又因早年操劳越发的体弱而早逝,琴宸并未经历过多少勾心斗角,内心仍旧有着纯粹和天真,因当初年幼登基,成长的速度慢于永乐侯掌权的速度,是以,先帝留下的镇国和辅国大臣竟然被永乐侯死死的压制,以至于到了今上不得不委曲求全的地步。

永乐侯以兵权逼迫琴宸娶了他的嫡女为皇后,却行事仍不收敛。先帝留给琴宸的人脉就算是拧成一股劲竟然也只能堪堪与之匹敌。

后,琴宸顶着压力任性的迎昭妃进宫,昭妃的父亲是镇国大臣,手里掌握着二十万兵马拱卫京都。而永乐侯一党的陈大将军虽手里有五十万大军,但多数留在边境与大余作战,是以,朝堂上的两方势力才在明面上堪堪打了个势均力敌。话虽如此,终归不是长久之计。

三足鼎立才最稳固。昭妃是琴宸最信任的人,琴宸心底残余的纯粹和天真,让他毫无保留的相信昭妃,他相信对于昭妃来说,国家和琴宸比她的娘家镇国公更重要,是以,他选了昭妃举荐的林铮作为这第三足。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