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后动静响起第一瞬,凌郁就听见转身,面对她的问,自然而然牵住她一只手。
“爱妃以为如何。”
昭韵宜认真思考一番,再抬起时,眼中带了狡黠笑意,于朗朗金芒之中流动添光,轻声开口:“臣妾猜,陛下一定是在等人,而那个人此刻已经出现了。”
她凑近:“陛下,臣妾猜的可对?”
“爱妃聪慧之甚。”
两人往中间去,湖水中的锦鲤四处游动,往下投一点鱼食,越来越多聚过来。
回宫路上,昭韵宜心里想着事。
“陛下,臣妾听说最近朝堂里……”
近两天,虽然宫中无事发生,可昭韵宜仍察觉出有些许不对劲,今日那四名妃子话里有话,浮于表面。
话未说完,却被凌郁打断。
“没什么事,来。”他口吻随意,拿着盛有鱼食的碗凑近她手边。
昭韵宜觉出几分微妙气氛,召让素玉和满贵去打听。
翌日早朝,严峻肃穆的气席卷朝中里里外外,大臣们低头弯腰站在自己半尺小地上,大气不敢喘。
早朝钦退之时,数人葛然松了口气,踏出殿外,阳光照在身上刹那,犹如脱水的鱼,此刻回到水中,才敢大口大口喘起。气
两日前一封奏书公然呈奏,臣子跪在地面声声恳切,言陛下专宠昭氏之久,请陛下莫要走先皇老路,被妖妃蒙蔽欺骗,汲取仙寿,偷渡龙气。
此事迸发当日,便被帝王驳回镇压。
可在今日同样的奏书再次上奏,多加附议,演奏的愈发热烈。
众人恳请陛下广纳后宫,雨露均沾,为皇室延续血脉。
其中以工部尚书李忠和礼部令史范大人争论声最为之大。
一纸奏书,两人先后提及此事,都是对陛下行为举止的规劝,还有继续下去长此已久可能带去后果的担忧。
第37章争议配得上
帝王威严不可侵犯,以强硬之态再度驳回呈递的奏书,扬袖早退离去。
绕在四周的沉闷压抑如潮水涌退,朝臣方敢抬头。
万生阁。
十余名大臣聚集在此,前头坐那几名老臣愁容满面,方才朝堂之上,他们将陛下对妖妃的公然袒护看在眼内。
不过有人提起那位妖妃一句,陛下听都不听,扔了折子,继而直接宣告退朝。
他们忧愁不已,担心再发生遍来类似从前那场祸事。
先帝御极,他们作为左膀右臂忠心辅佐左右,也曾为王朝延续,守疆拓土立下汗马功劳。
他们乃三朝元老,曾亲手挑选出这位造福苍生的明君。
忠言逆耳,小人作祟其中恐会使君臣离心,然先帝敬重师长,待群臣和睦,每日自省,事事亲力亲为,即便君臣意见不合,陛下深思熟虑后总能作出对王朝有益的决定。
陛下登基第一年,他们为陛下找寻来多位德才兼备、蕙质兰心的世家贵女,供陛下挑选。
陛下懂得他们的苦心,择选出一位言行家世样样都挑不出的女子,并把她封为皇后。
帝后互通心意,朝中内外一片和睦,君主贤能,众臣欣慰不已。
然,好景不长,五年的光阴眨过去,适逢普天大选,妖女进宫,他们在陛下身上倾注的心血即将就要被挥霍殆尽。
陛下受巫术蒙蔽双眼,维护妖女,纵容妖女在后宫中胡作非为,破例将其从低等的常在一路提拔而上,最后又封赏其尊贵无比的贵妃之位。
日日沉湎酒色,紧闭宫门,与妖妃共同寻欢作乐。
只因妖妃一句戏言,典礼之上命令朝廷命官跳舞助兴,把皇家规训礼教狠狠踩在脚下,致使皇实蒙羞。
向来彬彬有礼,性情温和的陛下因为妖女的到来变得贪婪、傲慢、消极。
发展到后来,便开始对他们的劝诫而不满,逐渐置若未闻,频频生怒降罪,对他们的劝诫漠视不理,君臣之间到底生了桎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