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韵宜随苏太后回来时,看见的便是膳厅内,所有人跪在地上的场景。
“奴才参见太后娘娘。”
太监从养心殿来,奉陛下口谕给慈宁宫送来道翡翠玉饺。
“太后娘娘吉祥,陛下听闻太后娘娘归京,特命奴才送来这道翡翠玉饺为太后娘娘接风洗尘。”
玉饺如名,外皮翠绿,在各色样式菜品内尤其打眼。
“陛下有心了,哀家很是欣慰,还请小公公代哀家向陛下转达谢意。”
意外的是,小太监没多待,放下菜品,回过苏太后的话后就径直转身离了去。
小太监走后,殿内倒是安静下来,除了偶尔一两对话声外,便没了其他声音。
用过午膳,苏太后也没再有什么其他举动,道自己要抄写经文,让嫔妃们自行离开。
“怎么样,可有查出什么?”苏念蓉自是没走,待人都散的没影,走于太医身边,火急火燎地问。
见于太医摇头,她才松了一口气,喜上眉梢:“姑母,这下您信了吧,蓉儿就知道陛下是绝对不可能那么做的,要么就是那昭韵宜狡诈,买通了大祭司,要么不过就是运气好,走了大运罢了。”
“姑母既然查清,您又为何这么容易就把她放走了?”
“你以为陛下为何送这道御膳过来。”
“那太监不是说了,陛下想为姑母接风洗尘,可见陛下心中对姑母很是敬重。”
苏念蓉一副云里雾里的模样,话中皆是对苏太后放昭韵宜轻松离开的不解。
“要真是如此便好了。”
这些日子呆在皇宫内,越想最近以来发生的事,苏太后心头疑虑越深。
祭典天色阴沉,眼见就要下雨,她在祭台下站着,理所应当地以为这场祭祀礼就要泡汤时,这么想时,却看那名大祭司突然有了动作。
非但没有阻止,还继续给嫔妃奉香,随后便是天际突现异象,乌云尽褪,晴空万里,简直令人不敢相信,却又真真切切地发生。
苏太后倍感古怪,可又说不出来为何,她在寝殿待着,紧接着又听闻行宫进了刺客,可依旧还是那位美人。
回到京中,听过近日宫里发生那些事,她心中的怀疑也不由变得越来越深。
巧合一多,便不再是巧合,这个道理,苏太后活了几十年,懂得不能再懂。
她坐镇慈宁宫,见过无数嫔妃争宠,从前便见过妃子们为夺得陛下喜爱,借用流言,平步青云。
这些事情,绝对不是那嫔妃一个人就能完成,那还能有谁呢?又有谁会在背后帮助她。
几乎瞬间,苏太后便想到了一人,也是她最不想见到的结果。
她想,总不能皇帝大费周章,只是为了给那昭美人晋位找个挑不出错的理由。如果真是为此,那情况属实有些不妙。
天色异象她无从查得,刺客一事到能插手几分,因此,才有了今日宴请之说。
可方才于太医把脉,言那昭仪的确受伤多日,气血空亏,苏太后却愣住了,于太医的医术,她自然深信不疑。
难不成她真的想错了,发生的这一切的的确确全都是巧合,就如苏念蓉所说,那女子真的不过只是走了大运。
苏太后皱起眉眼。
……
昭韵宜跨出慈宁宫殿门,没走几步,便看见方才送菜的那名小太监。
小太监倚在宫墙旁,瞬间弹起,奔来朝她道:“昭仪娘娘,陛下有请。”
他侧开身,一架青玉步辇随即映入昭韵宜眼帘。
一炷香后,昭韵宜来到御书房。
坐在一方书案后,帝王揽过她的腰肢,把她往前带了些。
半个时辰前,揽阙宫有人来报,昭仪娘娘被人请去了慈宁宫,随后他便听陛下命他派人去慈宁宫送御膳的吩咐。
太后是聪明人,想来应该能明白那御膳用意。
慈宁宫距离御书房并不近,走过来还需好长时候,好在有那步辇代行,时间能够大大缩短。
昭韵宜入殿那一刻,全德福便自觉退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