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邓琼收回眼,继续看书。
“你都快把这本书都翻烂了,咋还看呢?不觉得无聊吗?”
“不。”
他没有闲聊的意思,旁人也不好再多问,纷纷转了头,又去聊旁的。
一个村子里的,富一点穷一点,大体都是差不多的,真有钱的也不在这儿读书了,没哪个嫌弃哪个,除了他。
他从小身体不好,做事说话总慢一些,长得矮一些,又因为身体不好,很少下地,生得又白一些,村里的男娃女娃拿他取笑,最严重的时候,被一群人堵着,要扒他的裤子,看他到底是男是女。
这种情况一直到上学才好些,后来大家都大了,读了些书,明白了事理,再没有这样的事儿了,这里和他一块儿读书的也有许多是外村的,从前也没欺负过他,但他还是不喜欢他们。
尤其不喜欢,他们老是追着他娘子问个不停。
下了学,他收拾好东西就往外走。
往常他不会回去这样早的,都是要赖到天黑才回去,自成了亲后,他就回去得早了。
张莺正在院子里剥豆子,看他回来,随口打了声招呼:“回来了啊?”
“嗯。”他看张钊也在,没敢做啥,乖觉在张莺身旁坐下,拿起筐里的豆子和她一起剥。
“够了,不用剥了,我做饭去的,你是不是要抄书,抄去吧。”张莺把小筐往大筐上一放,一起抱着往厨房去。
邓琼想跟过去,看一眼对面坐着的人,又老实坐下,拿出书本看。
张钊似乎瞧出来了,起身回屋里去了。
邓琼等了会儿,又把书收起来,往厨房外面一挂,进了门,双手环抱住正在洗锅的人。
“咋了?”张莺看他一眼,“书抄完了?”
“还没,我想和你一块儿煮饭。”
“也行,你看了一天的书了,是该歇一会儿,你给我看着灶里的火就行。”
邓琼在灶洞前坐下,往里面添柴火:“娘子,你跟爹说了没,你要去学塾后厨帮一月的忙?”
“说了,下午就说了,他说让我自己决定就好。我想反正天热,也不好去城里折腾,在那儿做饭也挺好的,反正就一顿,做完我还能回来做点儿别的。”
“好,你跟爹说过就好。”
“现在都快攒了十两银子了,下回咱们去县城换一个五两的银元宝,就压去箱底谁也不许用了。”
邓琼仰头看着她笑:“好,我都听娘子的。”
她也笑看他一眼:“行了,好好烧柴火,早些弄完饭吃,早些回去歇着,明儿一早我还得去买菜呢。”
她还没做过大锅饭,拿不准时间,肯定是要早点儿过去,免得耽搁了时辰。
一早,她买好了菜,拎去了学塾后院,开始收拾。
厨房离学塾有个大院子,互相不影响,邓琼已经往厨房那边看了好几回了,听见夫子说休息,一个闪身就从门口出去,跑去了厨房里。
张莺听见动静,抬头看去:“你咋来了?”
“休息一会儿,我过来看看。”邓琼拿了灶台上的扇子,站在她身旁给她扇风,“娘子,热不热?”
“还行,跟在家里一样的,就是煮的菜多一些。”她正在切菜,没空抬头,也没空抬手,额头上挂了些汗没来得及擦。
邓琼抬手,用袖口在她额头擦一擦:“天热了,在这里做饭热。”
“还好,跟在家里差不多的。”
“娘子,我和你一起弄。”
“没事儿,你去前面读书去吧,我一个人弄就行,也要不了多长功夫,我明天就不来这么早了。”
邓琼抿了抿唇:“那我给你扇扇风,一会儿上课了我再过去。”
“那行,你别耽搁了就行。”
“嗯。”邓琼扇了会儿,听见前面喊上课了,又跑回去,到吃饭的时候,他又跑来。
按照李婶子的叮嘱,张莺已经将饭菜盛好,摆放在门头的条案上了,学生们来了不用进厨房,只从桌子上拿就成。
其余人都在有序取饭,只有邓琼一个往厨房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