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是把采摘体验拉满了。
不过多来几次之后,洛如冰和江寒雨也算是有了一点经验,渐渐能自主发现蘑菇了。
从距离路边不远,长满了各种杂树、灌木的林子,到一整片的栎木林,再到一整片的松木林,每一片林子里生长的菌菇品种都不一样,造型也各有特色,让它们采摘得十分尽兴。
中间偶尔远远地看到其他小组的成员,就主动避开。
在林子里钻的时间久了,她们已经完全失去了方向感,要不是有人带着,感觉分分钟就会迷路。
果不其然,等最后钻出林子、清点收获时,她们已经跟最初出发的方向南辕北辙。
说实话,在林子里赶路还是挺费劲的,她们的衣服都被林子里残留的雨水沾湿了,洛如冰还摔倒过一次,弄脏了衣服鞋子,江寒雨则是被荆棘的的刺扎了好几下。
在路边找了一块石头坐下来歇气,洛如冰一边从旁边摘下树叶去擦身上的污泥,一边问,“现在怎么办?其他人不知走到哪里去了。”
“问问就行了。”村民说。
“怎么问?”洛如冰下意识地问,脑海里浮现出了昨天六月会上两支队伍对歌的场景,按照主持人的介绍,这就是以前山民们沟通的方式,远*远地看到另一片坡上有人,就用歌声打招呼。
结果村民从口袋里掏出了手机。
洛如冰:“……”
好吧,非常合理、非常科学、非常现代化。
不过她还是问,“山里有信号吗?”
村民闻言,伸手指了指某个方向。她们转头看去,就见高高的信号塔矗立在不远处的山顶上,塔尖直插天际。
其实山里地形复杂,也有些地方是没有信号的。不过基建做到这种程度,已经没什么可挑剔的了。
打完电话,确认其他的队伍都不走这条路,而且都已经在回村的路上了,她们便也打算回去。
洛如冰刚站起来,就被江寒雨叫住,“等等,先清点一下收获。”
略一思索,洛如冰就明白了她的意思。
虽然回家也可以清点,但到时候就要当着其他人的面了。与其拎着满满一篮子回去,结果要丢掉一半,被嘲笑不认识蘑菇,不如直接拎回去半篮子,顶多是运气不好。
……
蘑菇很鲜美。
用鸡汤当锅底来汆蘑菇,更是鲜上加鲜。
米饭都多吃了一碗,吃完还要再喝一碗汤溜溜缝。
基本上每个人都吃撑了,东倒西歪地瘫在院子里消食,顺便翻看之前采蘑菇的时候拍的照片,挑选最好看的凑成九宫格发朋友圈。
当然了,现场再拍两张蘑菇装满篮子的照片凑数的也不是没有。
至于那个篮子是属于谁的你别管。
歇了一阵,缓过来之后,众人便准备收拾收拾回城。
再耽搁下去又要等到天黑,关键是最近的天气不稳定,万一晚上又下雨,那就变成“明日复明日”了。
宋青云也没有再挽留,乡村固然很美、很有趣,但住得久了,人还是会向往大城市的繁华和便利。
反正项目定下来了,以后这些人肯定是常来常往的。
她找来塑料袋,将大家采摘的蘑菇都装起来给她们带走——没错,刚刚那顿饭吃的是村民们摘的蘑菇,她们自己采的都还好好放着,显然宋青云早就打算好了。
毕竟是自己的劳动成果,所以也没人拒绝。
但等她们上车时,村民们也从自家赶来,每个人手上都拎着大包小包,有蔬菜,有水果,也有去年晒的干货,还有一些山里才有的特产……
昨天她们走得急,聚会散了之后就要走,这些都来不及准备,今天的时间就充裕多了。
众人当然也尝试过拒绝。
但是在推拉这件事上,她们显然不可能是经验丰富的老乡们的对手,最后每一辆车的后备箱都被塞得满满当当。
大家上车时甚至有几分落荒而逃的狼狈。
直到车子出了村,驶上山路,才放下心来,一边心有余悸,一边又觉得有些好笑。
无论如何,多留的这一天,无疑让这一场山村之行变得更加圆满,也让所有人对这个改造项目充满了信心。在村民们的眼里,村子里什么都没有,可是在外人眼里,村子里处处都是宝藏,等待着她们去开发出来,展示给所有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