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点麻了。
手腕的力道松开,方初月笑着用脸颊轻轻蹭了一下乔岳的肩膀。
下午没什么事做,乔岳跑去地里看了一下。去岁村里好些人都从他们这换了三斤谷种,刚够一亩地,种上一茬,下一茬的谷种就能全换了。
届时他们青山村,就不会再有饿肚子的事情发生了,就连大秦他们也能靠着两亩地生存下来。
乔岳见水线有些高,用锄头将田埂挖开,放了两刻钟的水才将缺口填回去。
他站在田埂边四下看了下,芒种过后,地里的秧苗刚栽进去,整个田野入目是成行成列、黄绿相间的色彩。
带着春末的绿意盎然与初夏的明媚暖和。
地里没甚事,乔岳又去菜地把成熟的豇豆摘下来,豇豆成熟后长上两日就老了,摘回去切碎煎成蛋饼正好。
乔岳有些饿了,拆了一个花生糖进嘴里。
黄昏时分,乔岳尚未到家门,就见大秦背着一捆柴火在前面走着,他正要开口。
大秦在门口蹑手蹑脚地将柴火放下,一扭头就看到乔岳,撒丫子跑了。
乔岳伸出手,“大……”
大秦听到他喊,跑得愈发用力,一边喊,“柴、火、哥你们……烧……啊!”
霞光满天,染红了天幕。
也落在不断奔跑的少年人身上。
第102章长得很贵啊
碧绿的荷叶如伞如盖,高矮错落,初夏的风轻轻吹过,水面泛起阵阵涟漪。
忽然来了一只手,顺着荷柄往下,巧劲一抽,整枝荷叶就被拔出来。
根部拖地带水,连接处横着长出了一根通体白中带黄,形似毛笔的东西,便是藕带。
“哇!”
耳边响起一阵小孩的惊叹声,此起彼伏,叫人听了就舒畅无比!
陈鹏将藕带在池塘里洗干净,从根部折断,放在了一边的荷叶上,又伸手往下抽了几根。
乔小圆他们围坐成一团,底下垫着几张草席,上头还有不少花生壳。
见了池塘里的叔叔在抽藕带,吃饱喝足的他们拍手叫好,“哇!这根很大很长哎!”
实际上藕带并不是越长越好,而且看藕尖部分开叉没有,开叉就意味着有些老了,味道不如没开叉的嫩生。
陈鹏虽然知道手里这根叉簪藕带已经老了,但还是不免为孩子的欢呼声高兴。
陈鹏感慨万分,他就抽了几根藕带,几个小孩夸得他好似打了胜仗一样。
难怪他堂兄总是喜欢带着他们一块耍呢。
“快看啊,我这回抽的笔簪藕带,上品。”陈鹏把好不容易抽到的上品藕带举起来,听到此起彼伏的叫声后,他才满意放下。
陈鹏扭头朝着陈临说,“临哥,你真不下来抽啊?”
陈鹏与陈临是堂兄弟,俩人年纪相仿,关系也亲厚。自他那前嫂子去世后,他爹娘就想为陈临再说一个亲事,只不过那会儿陈临他娘身子垮了。
家徒四壁还有一个生病的老娘,陈临不乐意,旁的人也不见得乐意嫁给他。
没几年后,大伯娘去世后,爹娘再开口还是被临哥以习惯一个人为由给拒绝了。
一个人过日子,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何苦再增一人,平白让人过上苦日子。
他脑子活泛,将一块偏僻的水田改造成池塘,种上开始搞种植莲藕,手里还真攒下不少银子。
去岁不知是不是一个人待孤寂了,他爹娘按照惯例催他成亲,这回他到时松口了。
还待继子如亲子般对待,俩人关系亲近得很,他家的泼猴见了回来酸溜溜。
陈临站在池塘边摆摆手,“你抽吧,抽了让小孩带些回去。”
“我说临哥,你对他们也太好……”陈鹏偏了偏头,被三双水汪汪的大眼睛看着,陈鹏改口道,“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