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去茶楼喝茶的客人,要么是请朋友喝茶,要么就是和亲朋好友一边喝茶,一边吃点东西,一边聊聊家常。
不管是哪种情况,那都是要坐很久的。
而百货大楼这种地方,商品众多,来这里的消费者,又怎么可能愿意长时间坐着。
所以茶楼,肯定不能在百货大楼附近开。
“姜大哥,那你觉得不在百货大楼附近开茶楼的话,应该在哪里开才好?”
洪涛再次开口,冲着姜卫国询问道。
姜卫国也不废话,直白地说道:“除了百货大楼附近的区域,是客流量大的地方,现在我们县城,就要数我们第三国营食堂附近的区域,食客多了。”
“自从我们第三国营食堂的海鲜菜品爆火后,每天就有无数的食客前来,想要品尝海鲜大餐。”
“但我们的海鲜一天就这么多量,加上食堂里座位爆满,许多没有预约的食客,就只能铩羽而归。”
“而正因为如此,我们第三国营食堂附近,也是陆续开了不少私营小吃餐馆。”
“这些私营餐馆的场地,做的也都是量大管饱的生意。”
“所以味道不如我们国营食堂的,但也是吸引了不少从我们这里铩羽而归的食客去吃。”
“毕竟,许多食客大老远跑来,肚子都饿得不行了,也就讲究不了太多了。”
“可以说,我们第三国营食堂,也养活了不少附近的私营餐馆。”
说到这里,姜卫国也有些骄傲。
听到姜卫国这话,洪涛的脸上也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姜大哥,所以你的意思是,让我在第三国营食堂附近,开一家茶楼?”
姜卫国点了点头,道:“没错。”
“而且理由也有三个。”
“第一,我们这边客流量大,这附近的区域,已经渐渐成为了一个餐饮圈子,很适合做餐饮业。”
,!
“第二,就是我们附近,还没有茶楼出现,你开的话,就是第一家,没有人和你竞争。”
“第三,自然也是因为,我想和你们茶楼相互帮助,我相信你的茶楼开起来后,肯定能吸引不少食客来,到时候同样能分不少食客到我们饭店来。”
说到最后,姜卫国觉得自己十分睿智,自信一笑。
听到姜卫国这话,洪涛沉默了。
他在认真思考,在第三国营食堂附近开茶楼,是不是一件不错的选择。
如果按照前世的历史发展,第三国营食堂会因为经营不善,没过几年就破产转为私营食堂了。
自己可以直接花钱收购,自己当饭店老板。
可现在,第三国营食堂因为他重生的蝴蝶效应,现在经营越来越好,已经超过了潘州第一,第二国营食堂。
按照这样的趋势,这第三国营食堂只会越做越大,甚至不断扩建。
自己收购这第三国营食堂的想法,已经不可能实现了。
这个时候,在第三国营食堂附近开个茶楼,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至少,开在这附近,不管是治安环境,还是经济环境,甚至是客流环境,都十分不错。
想到这里,洪涛也是下定了决心,冲着姜卫国道:“姜大哥,你说得对,在这附近开一家茶楼,确实是我目前来说,最好的选择,只不过……”
:()重回84小渔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