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季?”林听惊讶,“你怎么也在这儿?”
言季笑道:“外公让我今年也来试试。”
林听咂舌,按理说言丞相已经是文臣之首,要给自家孙子安排个朝廷的活儿也不难,结果却硬是要让人去考试。真是不给自己孙子一点方便走啊。
不过正是有言丞相这样的人,才能保持朝堂肃清。
他拍拍言季的胳膊,鼓励道:“那你加油,我看好你哦。”
旁边的王尚书从两人对话中敏锐地察觉到眼前这位年轻公子的身份,登时喜笑颜开,“原来是言丞相的孙子,果然一表人才。”
言季倒是谦虚:“过奖,小生也只是今年参加会试中的一个,今日还有事,便先告辞了。”
“是是,”王尚书让开路,“公子请。”
林听看着这一张张或喜或忧的脸,突然有种说不出来的惆怅。
古代的科考就与现代的高考一样,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数万人争夺,最终能考上的却只有那么百十来个。
很多人一辈子搭进去都没机会去看一眼皇宫长什么样。
他们进了内堂。
内堂乃是户部真正办公的场地,此时一派热火朝天,殿内个个官员脚步匆匆,有的手里拿着张纸,一边走一边神神叨叨,一时间,竟是没人发现门口站了两个人。
王尚书清清嗓子,“嗯哼——”
众人被这身吸引,纷纷看过来。这才发现王尚书和林大人站在门口。
王尚书侧身,给众人介绍:“这位便是此次会试圣上钦点的中正官——林大人。”
众人轰然围了上来。
“下官拜见林大人。”
“老夫早就听闻圣上身边的林大人英俊非凡,如今一见,果然如此。”
“林大人年纪轻轻就能担任中正官的重任,可见圣上的宠爱。想来林大人在家乡也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物。”
林听被说的脸微红,将脖子缩进衣领里,羞赧地挥挥手,“非也非也,我就是一个普通人罢了。”
众人见林大人脸色微红,心中一喜,更觉得自己吹到了心坎上,“当今圣上如此看中林大人,想必林大人在家乡的乡试成绩也是翘楚吧。”
“是啊是啊。”
以往能当中正官的官员不说其他,文学上必然是翘楚,林大人如此年轻,又没参加过会试,众人便理所当然地以为至少乡试成绩必然不错。
林听难耐地咽了咽。好了别说了,他哪儿来的乡试。
如今站在你们面前的是大墉第一位文盲中正官,连字都认不全的那种,
“那个,大家安静一下。”林听适时开口,再不让他们闭嘴,他预感自己形象不保。
喧哗的渐渐安静下来。
“大家过奖了,在下在家乡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读书人罢了。”他的时代人人都可读书,读书的人比古代多了不知多少,他也就是众多学生中的一个。
“林大人谦虚了。”
林听笑笑,“不谦虚不谦虚。”他赶紧转移话题,“我初来户部,还请各位大人多多指教。”
又引来一阵恭维。
等到他终于将这些人打发走,长长地呼出一口气。
王尚书见状便说:“咱们这儿人手常年不足,大家也是许久没这么活跃了。”
林听看着一张张满经沧桑的脸,很难想象这群人都在岗位上经历了什么。
户部给他安排的是一个靠里的小隔间,里面有一扇小窗,可以望到外面的场景。
林听今日主要就是来熟悉户部的各项事宜,眼见王尚书将一沓纸放到他面前,“林大人,这是今日报名参考的学子信息,还请林大人过目。”
林听翻了翻,“这里面大多都是出自贫苦人家。”
王尚书点头,“没错,从古至今,参加科考的学子大多都是穷苦人家出身,想要通过科考改变命运。这些学子没有足够的盘缠,只能借住在寺庙或是偏僻小巷,每日做些零工挣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