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六零夫妻躺赢日常 > 8090(第8页)

8090(第8页)

“这是你说的那块表,很幸运,还能找了回来,因为找回来的时候表链断裂,钟表也不走了,我们只能找钟表师傅修了一下……”审完之后,王卫国和张大姐带着那块表来找穆熙。

虽然看得出表没被人珍惜,上面有不少磕碰的印记,但总归还是回来了。穆熙接过表,郑重的道谢。

“事情告一段落,我们也知道你是无辜的,只是被赵明国牵扯到这件事情里。我们过来是想问问你,想回老家还是想留在农场,都随你!”张大姐之前带穆熙过来的时候,只说给农场招的职工,并没说因为什么进来,大家也只放她是正常的职工对待,几个月过去了,大家也相互熟悉了起来。

“如果可以的话,我还是想留在这里。也不怕跟您说句实话,要只是我自己一个人,我当然想回村里生活,毕竟我在那儿生活了几十年,但我还有两个孩子,得为他们考虑,这里的条件比老家要好,我想看着他们在这里上学,工作,生活,等我以后退休了,就回村里守着……”

既然给了选择,穆熙还是选了农场,她不想待在十分熟悉原主的村里,当然为了孩子的话,那也是真的,走出来,未来选择的空间也更广阔,想想后面那几十年的日子,待在农场也不失为一个好选择。至于村里的房子,穆熙暂借给村里的大队部,等她之后干不动了,就回村里养老,毕竟是郑家的老宅,穆熙还是想给保留下来。

既然穆熙做出了选择,那方大姐和王卫国自然也尊重。但是离开的时候,他俩考虑到穆熙所做出的贡献,还是联系农场领导给穆熙三个人安排了一间房子,有这个房子,有一份稳当的工作,再加上两个孩子也大了,日后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好。

现实里,周庄村的供销社和小学已经修好了。供销社除了穆熙以外,还要再另外招两个人,这也是因为供销社大一些的缘故,通常村里的供销社,只要一个员工就够了。

而且这另外招的两个人,算是临时工,不是正式的,工资和福利都只有穆熙的一半,但即便是这样,想来的人还是有很多,最终决定在原来的周家庄村和大庄村里面各选一个。

也有不服气的人提出穆熙本来就是原周家庄村的人,凭什么还得再选一个。对于这样的人,穆熙还没说话就被别人给喷回去了。大家都知道穆熙是放弃了公社供销社的职位回了村里的,虽然待遇一样,但人往高处走,愿意回来的,村里可就这么一个。再说了,人家是正式工,能比的了吗?不管怎么样,有这种想法的都是少数,掀不起什么波澜。

对于临时工的事情,上面也不管,直接让村里决定,到时候直接把人报上去就行了。周家丰就找老教师出了张试卷,想要去供销社的人就来考试,公平公开,就在新修好的小学里考,学校里的老师和村里几个干部,一起监考。而且穆熙给提了建议,本来要两个,但四个人进面试,面试过关的就可以上岗了。经过两轮筛选后,最终一个叫玉红,另一个叫槐花的姑娘顺利上岗。

“你还让我去读书?结果我连那个面试都没进去!”穆熙这天下班,迎来了满腹怨气的周荷,她现在在公社上小学五年级,这次考试她也参加了,可惜没进面,回去以后越想越觉得生气,特地在这里等穆熙下班。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我们只是送你上学,又没保证你一定能学到位。你要是识趣,你就趁有空多读点书,而不是站在这里指责我!再说了,你读书我们还要交钱的,你要是不想读,就趁早告诉我们,我们还能省了这笔钱……”穆熙不惯着她,要不是因为是原主的亲妹妹,她们才懒得管,好心当成驴肝肺!

“我怎么不读,我还要继续读下去的……”听到穆熙有不想出钱的念头,周荷也不敢再继续纠缠,跺一下脚之后就跑开了。

对于周荷被刷下去,穆熙也不惊讶,要不是被他们“逼”着去上学,这会儿就已经在家里务农,比不上那些一直坚持在学校里读书的人。而且,对于这个妹妹,他们真觉得是仁至义尽了,搁在别人家里,哪还有闲心让她念书呢?

88

第88章

◎水库◎

周庄小学建起来了,这回不只三个年级,从育红班到五年级都有,原来的两间教室拆了,重新建起来六间新教室,比原来的教室小一些,但也够用了。能建这么多教室,还多亏了和供销社一块开建,要不然只凭他们自己还真是建不起来,当然了,除了一部分赞助,周庄村自己也出力出物资了,毕竟是关系到自家娃以后上学的事情,还算比较积极。

虽然地方大了,但是师资和课本啥的还没有跟上,甚至穆熙在空闲之余也会去代课,不管咋说,也是个高中生,周宇已经让常满帮着问问城里有没有愿意来村里当小学老师的,每月八块钱外加粮食,也不算很低了,尤其是这种精简职工的当口,待遇还可以。所以虽然暂时还是只有三个年级的小学生上课,但等后续条件都跟上了,那些在公社上课的四五年级的学生会回来上学。

等到冬天地里没啥活儿的时候,县里也给各个村下发了通知,抽调村里的劳力去修县里的水库。本来前年就已经开始,但去年就因为抽水机械和其它物资跟不上,不得已暂时终止。一直到今年缓过来一些,又重启工程。

村里的壮劳力大部分都是要跟着去的,现在也没什么机械,基本都要靠人工肩挑手扛。这抽调县里的各级干部共六百多名,不仅如此,还特意抽调了军队来助阵,全县共二十七个公社,除了其中一个公社要修建自己本公社的水库外,剩下的每个公社一名书记,两名社长或者党员带队,分线分片包干,预计参加这次工程的人数可达六万多人。除此之外,还有市里以及其它各县人员前来支援。

为了修建县里第一座大型水库,县里共搬迁了三十个自然村,拆掉房屋两万多间,就连坟墓都迁移了三千多座,从中也可以看出领导的决心,是一定要将这座水库修建好的。这次通知,只是针对村里的村民,周宇和穆熙不在其中。

当然了,周宇同样接到了上级通知,全县的粮食和副食品供应优先给去修水库的同志们,除了市里县里给的拨的粮食之外,各级公社的粮站也要发扬风格,支援这次水库工程的后勤,不说吃的多好,至少也要吃个七八分饱吧!想想这冬天,还要赤脚踩在水里泥里的滋味,那的确是不好受。

在周家丰宣布通知以后,村里并没有出现消极怠工的现象,反而踊跃报名,哪怕领导们并没说过会给补贴之类的话,而更让他欣慰的是,村民们渐渐开始用周庄村村民来自称,不再像以前那样有隐隐的隔阂,虽然现在也没有真正消除,但假以时日,总归会有那么一天的。而这次,周家丰也要带队去,老头都几十岁的人了,家里人也有些担心,但也拗不过他,只能多叮嘱周山和周海两兄弟多看着点。

不知道其它地方,但周宇所在的红星公社粮站已经贴出通知,自本月起居民的正常粮食供应会减少三分之一,但考虑到大伙的实际情况,这三分之一的粮食不会不发,但只能用苜蓿来代替,至于肉蛋油什么的,暂时是不用想了,全都会拿来支援水库工程,据周宇估计,可能也就过年时意思意思,其它时候想要,那怕是难了。除了周宇之外,穆熙也被暂时调去公社,一起帮忙准备除粮食之外的其它物资,也不得闲,总之就是全县上下齐动员,一定要打赢这场工程战役。

因为物资被抽调,为了以防万一,周宇和穆熙便让周毅和周华再寄一些粮油肉啥的,铅笔钢笔本子也需要,有合适的膏药啥的,也得买点,修水库是个大工程,难免腰酸背疼的。顺便把他们收集的第一套人民币也一起寄过去。

“这次寄来的东西不着急出手,先等等再说,你觉得呢!”周华让周毅在村里给收了一批干辣椒,生姜,大蒜以及其它一些蔬菜,周宇他们寄东西的时候,正巧赶上周华过来拉货,自然看到了留言和人民币,只不过他俩除了最初的那一百万之外,后面寄过来的货物陆陆续续的又卖出去了,两人又各自分了几十万,手里并没有那么缺钱,自然也不用一直出手这些东西。

“行啊,我不急着用钱!”周毅明白周华的意思,没多想就同意了他的提议。如果没有周华跟他分担承包费的话,那经济情况可能确实紧张一点,但如今手里钱够用,自然还是以稳妥为先。

“那粮油啥的,我去弄,我们餐馆有长期的合作伙伴,这些也不难弄!”在旧人民币的事情上达成共识以后,周华主动说道。

“那文具和膏药我去弄!正巧,我前些日子下乡去收二手物品,碰到了个不错的老中医,口碑挺好,也自制膏药,我买了几贴,感觉效果不错,也没有什么多余的包装,感觉挺适合爸妈那个年代。”周毅作为大哥,也不想把事情都压到周华身上,既然钱都是平分的,那事情自然也是共同承担,不能因为周华有更便利的条件,就理所当然的不干了。

“那再好不过了,要不然咱们还得把包装撕下来,再重新包装。”想起兄弟俩每次把东西买完,又偷偷在外面把包装去掉的窘境,两人就有点无奈。索性周宇和穆熙那边要的也不多,目前两个人还能应付的来,要是以后需要大批量的供货了,他们还得想个合适的借口以及招募更多的人手。

即使会带来一些烦恼,但不得不说,他们的生活也因为这种方式变得更加生动。虽然以前两兄弟的关系也不错,但自从有了共同的秘密之后,不得不说两人见面的次数比以往更多了,也因为有了需要共同守护的秘密变得更加贴近,虽然两人都没有明确说过,但这种感受的确是真实的存在!

【作者有话说】

晚安!

89

第89章

◎工程◎

经过这么一段时间的,跨过时空的来往以后,周毅和周华两兄弟也能感觉到他们和父母的时间也不一样,虽然具体不清楚,但他们能感受到这边过得慢一些,而周宇和穆熙那边则过得更快一些,也不知道怎么个原理,日子也只能继续往前过。

周华吃完饭就走了,临走之前,还跟周毅约好,等春节的时候,要一起回来过年。以前都是把爸妈接过去过年,已经很少在老家过了,好容易周毅夫妻回了老家,哪怕他们夫妻两个回来的晚一些也不要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