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六零夫妻躺赢日常 > 5060(第11页)

5060(第11页)

出门在外,两个人不敢大意,一个人抱着一个孩子,把他们系在胸前,不敢让孩子离开眼前,由于小心谨慎,一路倒是有惊无险。在最后一次中转时,当地的工作人员又给发了饭,每人两个窝头,一晚西葫芦汤,也算是吃了一顿可口的饭。

在经过一路颠簸后,他们终于顺利到达了落脚地。或许是因为他们来的比较早,还有选择的余地,于是他们直接选了大儿子建华所在的地方_青山县孤山村。由于在路上,通信不便,也不可能让大儿子来车站接他们。但由于都在同一个地点,倒是也不害怕,跟着人流一起踏上了去孤山村的客车。

他们都大儿子建华是五七年自愿报名支援建设的热血青年,在孤山村已经有几个年头了。而且让周芳他们喜出望外的是,这里有相当一部分人都是老乡,要么是一个县,要么就是一个市的,这一下子就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孤山村接到上级通知后,早就做好了迎接客人的准备,每五家腾出一户的房子,支援了锅碗瓢盆煤油灯,准备了柴火,烧好了炕,立刻搬进来也能生活。

放下行李后,他们就去草房里的食堂吃饭,土豆丝,豆角,蘑菇,粉条等等,一盘接一盘的上,可算让周芳一家子吃了个饱饭。在领取了粮食后,他们便回到了分的房子里。最让人惊喜的是,在晚上,他们终于见到了大儿子,一家人自是有许多话要说。

就算这封写给周宇的信,字里行间,也透出一股高兴的语气,这让周宇和穆熙也是大感欣慰。临行之前,周宇给的钱,又被寄了回来,只是全国粮票却没有凑齐,等以后凑齐的时候再给寄过来。

周宇放下信封,打开袋子,只见里面有不少的东西,木耳,熏肉,蘑菇干,蜂蜜,野菜松子等,虽然数量不多,但物品很丰富,能看出来,是很用心搜集的东西。当然了这里面最吸引周宇目光的是一瓶酒,不过这不是一瓶普通的酒,而是一瓶虎骨酒,被包裹的严严实实,打开以后也没有损伤。除此之外,周芳他们还给寄来了一根野山参,是他们跟当地的人用粮食换来的,这也算是一个意外之喜。

60

第60章

◎圆满◎

本来收到周芳和梁满仓的包裹就已经是意外之喜了,但一个星期以后,周宇又收到了另一个来自东北的包裹。这个当然毫无疑问,是赵秀的。相比于周芳寄的,这个包裹更大,东西更丰富,甚至还有皮子,不仅如此,还把周宇当初给的二十块钱和二十斤的全国粮票,又给还了回来。

随包裹寄来的同样是一封信,赵秀简单讲述了一下他们去东北的过程,比周芳他们等待的时间更长一点,她一个人照顾两个孩子,也不敢掉以轻心,生怕孩子走丢。不过她在路上遇到了一个男人叫张铁柱,带着他的儿子小刚,两人结缘于火车站。

因为赵秀走的比周芳一家晚,路上遇到的人也更多,在一次中转站的时候,她们母女三个差点被人给挤下站台,幸亏张铁柱给扶了一把,上车以后,几个人也挤在一起。

聊了几句后,才发现大家原来是老乡,都是同一个市的,瞬间拉进了距离。和赵秀母女不同,张铁柱早就在东北扎根,目前是林场的员工,本来和另一个女员工结婚了,可惜前两年因为意外去世。他便一个人带着孩子生活。这趟出去是听说孩子姥姥家那边挺难过,他不放心,便带着粮食去了那边看一看,这一去还真是帮了大忙,有了这些粮食,以及后续的救济粮,便能撑下去。见情况好转,他们爷俩便启程回去。

因为有了同乡情谊做铺垫,两边也渐渐聊起来了。赵秀问一问东北的情况,而张铁柱也会想了解一下老家的信息,彼此印象不错,慢慢也会聊到双方身上。赵秀只说男人没了,家里又没吃的,待在老家活不下去,听说东北那边情况好点,便带着孩子去那边看一看。张铁柱安慰了几句,也没再往下深问。

一路上,张铁柱看赵秀一个人带两个孩子不容易,便多有照顾,一行人顺利到达目的地,把赵秀母女顺利交给当地的工作人员以后,张铁柱便带着儿子离开。

赵秀母女顺利在农村安家,虽然农活儿劳累,但相比于能看得见摸得着的粮食,又似乎不算什么了。原以为会这么平静的过下去,但让赵秀没想到的是,村里也渐渐出现了几个男人私下调笑她的声音,让她既恶心又无奈。这也是她单独上路的另一个坏处了,没有同乡,没有认识的人,别人看她单蹦一个,就当是软柿子,都想过来捏一把。

更可气的是,他们没有动手,又怎么向村长寻求帮助,说了还会说她是自己不检点。可赵秀心里明白,若是真有机会,他们未尝不会更进一步。日子就在赵秀的忧虑中一天天过去,就在她夜里能听到后窗外的响动时,她心里的恐慌就愈发加深。

而这时候,张铁柱休息,便过来看望赵秀母女,还给她们带了点吃的。想着最近发生的事情,赵秀也直言不讳,问张铁柱有没有再婚的打算?

张铁柱过来看人,心里也未必无意,见赵秀这么问了,他也就利索的点点头,主动说,要是不嫌弃,他们两家便凑一块过。赵秀便利索的点点头,既然决定了,她便立马跟村长说了,让对方给办手续。

虽然跟张铁柱接触不多,但看着他能为前岳母来回奔波的份上,想着人也不算太坏。主要是她想摆脱这种被骚扰的状态,寡妇门前是非多,这事儿也不只是说说而已。更何况对方还是林场职工,应该心有顾虑,不会落到太糟糕的境地。

两人说定以后,张铁柱问赵秀想要多少彩礼?给她置办什么东西?赵秀没要,只说能搭伙过日子就行。张铁柱回去也打了申请,他们林场如今还要人,赵秀作为职工家属,也能有一份临时工的工作,张铁柱便给她要了个食堂的工作,相对来说算是比较轻松的了。

走完程序后,张铁柱便带着同事来这边将赵秀母女接了回去,正式成为一家人。在林场安家以后,赵秀生活也稳定下来,不用再担惊受怕。张铁柱和赵秀说不上多甜蜜,但也说得上温馨。

日子久了以后,她也会说起周宇对她们的帮助,想要从这边买点东西给寄过去。当初周宇给的那二十块钱和二十斤粮票,她硬是压着没动,如今情况好了起来,也想一块给寄回去。张铁柱当然没有反对,还帮着淘换了不少东西一起给寄了过来。当然也有点补偿的意思在,毕竟当时结婚的时候,赵秀也啥也没要,利索的就搬过来了,省了大劲。

“没想到给寄了这么多!”看完信以后,穆熙又把东西收拾了出来,确实是满满当当的。想要淘换出这些东西,肯定也是大本钱的。

“等到时候,咱们两边都准备一份回礼。”给周芳的回礼暂时都没寄出去,顺便给赵秀他们再准备一份。看着她们的生活越过越好,周宇和穆熙也觉得很欣慰,原先的忙没白帮。同时也托这两个包裹的福,来周宇家里干活的人可是有了口福,顿顿都有点油水,到了后面,还有几个半大小子也拉下脸来,直接过来帮忙,就是到了饭点磨磨蹭蹭的,周宇见状,索性叫他们一块吃了。人多力量大,房子也顺利的收拾好了。

“可算是能稍微看的过眼了。”等外人都离开,穆熙看看新的木门,加高的院墙,全新的厕所,还有抹平的水泥地面等,心情瞬间飞扬起来。

“明天,咱妈过来要上供,虽说不是新盖房子,但也是大整修,还是要拜一拜。我也没拒绝,饽饽那边会蒸,咱们拾掇一下别的菜。”周宇跟着穆熙一块在院子里转,也不由得高兴,尤其看到明亮的窗户,更是不由得翘了翘嘴角。原先屋子里太暗了,如今换了窗户,可算是能看到点光了。等天气再冷些,便订上塑料布,也能保暖。

“行,明天休息,倒是也不麻烦。”虽然跟老家来往得少,可每月也总要去几次,倒是也不陌生。

“这么一捯饬,是看着比以前好多了。如今日子也好过了,你俩要不要考虑要个孩子?”王春花早早就来了,里里外外看了一遍以后,也表示满意。唯一缺的便是个孩子了,老人嘛,都爱催这个。

“妈,我们打算过一年再说,这两年都没啥吃的,身子都亏了,等好好养一养,身子好了,孩子的身体才更强壮。”对于孩子这件事,周宇和穆熙倒是不着急。

“你说的也对,妈就不催了。”听周宇这么一说,王春花儿倒是也没再继续纠缠。两人都还年轻,早一年,晚一年的,不是什么大事。

摆好桌子,郑重的拜完以后,那新修的厕所,新打的水缸啥的才给用。虽然周宇和穆熙不看重这个,但也尊重长辈的想法。过来帮忙的人自然也留下来吃饭,算是温锅了。

除了自己家都人,还有过来帮忙干活的人以及六子,常满,甚至连赵红军都过来了,熟了以后,也不拿自己当外人,当然了,过来做客还带了礼物_打的白酒,后劲挺大。见他拿了过来,周宇也没客气,自己原先准备的拿两瓶出来,倒是也够了。两人都是去打的白酒,反正大家也不在乎酒好不好,喝的就是这个气氛。

因为寄来的肉不少,周宇和穆熙两人倒是也没吝啬,结结实实的做了顿扎实的菜,看完上桌的菜以后,不少人的裤腰带都悄悄的松了松,而后互相看两眼,一切尽在不言中。菜比较隆重,但主食还是窝窝头,高粱面,地瓜干,豆渣等加在一块捏成的窝头,口感不太好,但一样能饱腹。但即便是这样,对于来吃饭的人来说,也一样满足,起码能吃饱啊。

众人一边吃吃喝喝,一边聊天笑闹,倒是让周宇和穆熙两人找回了久违的那种感觉。以前,孩子长大以后,家里往往就剩他们两口子,村里也大多是跟他们一样的老年人,很难有现在这种热热闹闹的感觉,还真是让人不由得露出了笑脸。

正如两人所预料,那么些菜和窝窝头,一点都没剩下。穆熙原想着不好打扫,可探头一看,那盘子碗的都吃的干干净净,还自己自觉的去刷了碗,这大大的减轻了她的负担。临走以前,周宇把帮工的人单独留了下来,将工钱和粮食都一点不落的结算给他们,然后就都背着袋子,高高兴兴的回家去了,还说以后有这种活儿,只管找他们,周宇也点头应承。

赵红军在临走之时,也给他带过来一个好消息,县里已经从外面调了人手,暗中去许壮那个村子去调查去了。想来,不用多长时间。那么些人的罪行便都能调查清楚。周宇听完松了一口气,可算是有确切的消息了,不枉他前前后后的忙了那么一场,那些人该受到制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