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兴平吃饱喝足,临走前巧娘还给他装了好些。
“我提前分出来的,你带回去给婶子,孙大夫,你记得给婶子说一声,之后就在我家开火。”
葛兴平望着人,没拒绝她的好意。
“好,不过这样的话我家的粮食你不要和我分了,我一会儿就给你扛上来。”
巧娘一愣。
第96章榨菜油+炒腊肉+油泼辣……
下午的时候,葛兴平当真给巧娘扛了不少粮食上来,巧娘拒绝也是没用,最后只好无奈收下。
从这天起,巧娘煮饭的时候便会多煮上一份,再让兰草喊来葛兴平一道在家吃。
认真过起日子来就是飞快,转眼,到了收油菜籽的时候了。
刚来这里的时候,村长作为老一辈的庄稼人,当即就准备播种油菜,这种植物好养活,即便不用怎么照料,来年四五月的时候也能开出金灿灿的花来。
等到油菜的角果呈黄绿色或淡黄色,籽粒饱满的时候,收割油菜的时节便也到了。
村长盯了好几日的天气,终于等到了连续的大晴天,他迫不及待便去了各家奔走相告,“这几日天气好!村里的男女老少,我们准备收油菜了!”
大家都很兴奋,因为等这一天也很久了。清明节的时候,孩子们在金黄的油菜花田里都疯玩了好一阵,这会儿,取代这种快乐的变成了丰收的喜悦。
油菜杆已经长成了半人高,收割起来也不是个简单事情,所有人出动,一人一把镰刀就在田地里收割起来。毛蛋豆子等年纪小的,不能使镰刀也能在旁边帮忙,等众人砍完油菜杆,孩子们就努力哼哧哼哧抱着,挪到旁边的平地里。
村长之所以要看日子,就是因为油菜后面的脱籽还有晒籽都必须选在大晴天,油菜田旁边正好有一片空地,割下来的油菜籽要在这晾晒两日,接下来,就是打籽。
筛去秸秆、碎叶,饱满的油菜籽褪出,收起密密麻麻的颗粒还不算完工。接着还要蹍粉,蒸粉,包饼,榨油。
一道道的工序下来,没有七八日的功夫肯定是不行,这半月,恐怕都得围着这些油菜籽来转悠。
所谓蹍粉,就是褪去油菜籽的壳,将其碾压成粉,再蒸一遍,使油脂凝聚,再用稻草包裹蒸粉,制成饼状,最后将饼放入木榨中,通过撞击木楔挤压出油。
这过程既累又是磨人,盯着暮春初夏的太阳,是个人也觉得累。
但当第一桶油出来之后,这种黄色的液体让每个人都忍不住热泪盈眶。
他们真的吃上了菜油!真的做到了!
要知道,从前菜油直属朝廷管辖,他们普通人哪里吃得上?就是有钱买也很贵,但现在在这深山里,倒是什么都有了。
第一天桶油送到了巧娘家的院子。
劳累了好几日,巧娘当即宣布今天在她家开火做饭,大家伙也甭客气,饭点赶过来就是。
家里有了新鲜的菜油,兰草笑着问娘:“今天做啥好吃的娘!家里还有最后一条腊肉呢!”
“那就吃了吧!用新油炒了!”
兰花笑道:“我摘了刺龙苞,咱们可以用刺龙苞炒着吃!”
巧娘笑着道好,“行啊,那就听兰花的!”
油热先下切片的腊肉,洗净的刺龙苞也切成断,鲜嫩中带着微涩,腊肉的咸香裹着油脂,半肥半瘦的腊肉片炒熟后肥肉部分变成透明色,油脂渗透进野菜纤维里,脆嫩的野菜青涩中带着烟熏的腊肉香味,别提多下饭了。
大豆油、麻油等油都有底味,但是新鲜的菜籽油却是好很多,难怪也会成为最适合炒菜的油类之一。
一大锅的炒腊肉香味要掀翻了屋顶,而润过的大锅也不能浪费,几个毛孩子头正在扭笋剥笋,笋片切成片焯过水,锅中再添少许油,油热后放入葱段、姜片等料头爆香,加入焯好水的春笋,翻炒均匀,最后加水没过春笋,盖上锅盖,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焖煮至汤汁浓稠,笋片变得油汪汪的,和凉拌笋比起来又是另外一番滋味了。
最后,兰草端来了一大盆用石碾子压碎的川椒面,红彤彤的,“娘!好了!”
这是全家都盼着的一口,从油菜花盛开的时候兰草就盼着了——
油泼辣子啊。
滚烫的油还冒着白烟,烧热之后就直接泼到了红彤彤的辣椒面上,滋啦一声,这霸道的香味瞬间就能钻到所有人的鼻腔内,这一碗油辣子能保存数月,夏天凉拌个鞋底子恐怕都是好吃的。
当然,他们今天有需要凉拌的东西。
先前的橡树果子,众人已经处理的很成熟了。
橡树果里面的淀粉煮出来,加少许草木灰晾冷沉淀之后就是的橡子凉粉,不用别的调味料,就单放蒜水、醋还有这油辣子,开胃又解暑!
今儿这三道菜端出去,那也是堪比过年了。
巧娘:“元宝,去喊你村长伯伯他们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