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上巳节,本宫依稀记着太子带着二位侍妾来了,如今只有你一人吗?”先前开口问话的柳充媛上下打量着顾姝臣,言语中多了几分探究,“你是年后入东宫……如今也不过两月吧。”
不过两月,就能把那二位挤得地方都没有,也算是有手段。
柳充媛带着温和的笑,只等顾姝臣怎么回答。
“娘娘说的是。”顾姝臣面上笑意恰到好处,“殿□□谅我是新嫁,没见过皇家体面,特带我进宫学学规矩。”
这番话说的,把自己放得极低,柳充媛虽比顾姝臣大不了几岁,身份上却是长辈,人家小辈都这样说了,她再刁难,就有些不知体恤了。
于是她只好点点头:“宫里规矩多,是要留心学学。”
说罢,她便迈着莲步走了出去。
另一位婉美人对着顾姝臣笑笑,也跟着柳充媛走了出去。
顾姝臣送了口气。在宫里果然要处处留心,她从未见过这位娘子,不知她缘何要突然开口针对自己。
正思索间,一位青绿色衣裙的宫女上前:“顾娘子,皇后娘娘宣您觐见。”
顾姝臣稳了稳心神,理了理裙摆,稳步拾级而上,踏入正殿。
凤仪宫里,案旁狻猊炉吐着青烟袅袅,皇后娘娘端坐在凤椅之上,凤冠上东珠格外醒目。下首一左一右坐着两位美妇,跟皇后娘娘相仿的年龄,见她进来,都带着温和的笑。
顾姝臣对着三人行大礼。
“好孩子,过来吧。”皇后娘娘嘴角噙着笑,“让本宫看看。”
顾姝臣起身上前,皇后拉起她的手,上下打量着,在小腹处略停留片刻,最后停在腕子上。
顾姝臣戴着她上回赏赐的玉镯,倒也算是个懂事知礼的。
只是……
皇后娘娘眸光冷了冷,让顾姝臣坐。
听说她在东宫里霸着太子,其他二位娘子连见太子一面都难。
宫中嫉妒是大忌,皇家子嗣繁盛才是兴旺之象,就算是时儿偏宠她,顾姝臣也得劝着太子多去侍妾处走动,为东宫开枝散叶才是。
她送顾姝臣入东宫,本意是让太子在男女情事上开开窍,可不是为了让太子专宠她的。
看着顾姝臣落座,皇后又不想起那日,她拿画像给太子看,太子对一众仙姿玉色兴趣寥寥,唯在顾家女的画像上停了片刻,她当时就选定了顾姝臣为侧妃。
如今看来,是不是该给太子选个太子妃了……
“果真是个好孩子呢。”皇后左手边女子呷一口茶,眼含笑意看着顾姝臣,“一转眼太子也这般大了……不知道我家小五什么时候能长大呢。”
顾姝臣心道这便是贤妃娘娘了。自从太子出生后,宫里好些日子没有孩子,直到太子七岁上,才又添了几位皇子公主。
贤妃娘娘膝下唯有一女,正是五公主,如今十岁。
听了她的话,皇后娘娘掩唇一笑:“为娘的都心急,你且瞧着,没几年小五岁数便长成窈窕淑女,你又舍不得她嫁人了。”
贤妃叹一声:“我可盼着她嫁人,每日吵得我那福华宫里不得安宁。到时候,我可得找皇后娘娘讨一份嫁妆。”
皇后娘娘觑她一眼:“我是没女儿,可把小五当亲闺女,到时候自然少不了她的。”
二人说笑一阵,又拉着昭仪娘娘说一阵宫中琐事,便听外面宫人来报,说策王妃携侧妃进宫了。
皇后立马正色宣进来。
顾姝臣起身,便见两位着宫装的女子进来,对着皇后以及二位娘娘见礼。
皇后娘娘同意带着笑意,叫二人坐。
二人坐在顾姝臣对面,顾姝臣对着她们微微点头示意。
策王妃比自己年岁大些,如今有着身孕辛苦,气色却还算好,顾姝臣不禁有些佩服起她来。
“如今也有五个月了吧。”玉昭仪转头去看策王妃,微微蹙眉,“瞧着……真是辛苦呢。”
她是没有生养过,只是这天气渐渐热起来,策王妃身上重,这么早就到宫里来请安,看着整个人都摇摇欲坠的。
策王妃温婉地笑着:“能为皇家开枝散叶,妾身不觉得辛苦,更不敢怠慢了入宫请安。”
顾姝臣正听着她们一来一回,却忽然发现皇后娘娘又把目光放在了自己身上,又飞快地移开。
顾姝臣有些不解,也不敢妄动,只得继续挂着笑端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