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摊位现在也搞得有模有样,靠街道的这一头木墩子上一棵竹竿,上面挂着饰品,漂漂亮亮的,摊位上还留了一格子,摆了一个面向街道这边的柜子,摆着陶瓷木工雕品。
这是告诉客人,这是卖的,不是用来装饰的。
之后先放干燥的山货,蘑菇一路过渡过来,最后才是湿淋淋的青菜。
远远就看到大妹在跟客人说话:“婶子,你是要买手帕么?”
那婶子提着个篮子,篮子盖着,也不知道里面是什么,问问题也不回答,只问:“多少钱一条?”
大妹笑着报了价钱,又道:“我们不光卖,还收货,婶子,你是有手帕要卖吗?我们会尽量给到好价钱,而且我们好多走街串巷的货郎,不必担心卖不出去!”
告诉她自己很多货郎,就是想让她知道,这一笔生意不是一时之间的。
“那你收多少钱一条?”
大妹一听双眼亮起来,看来真是来卖手帕的。
现在对他们来说收手帕比卖手帕还赚钱。
大妹真是个会做生意的好料,心中万分欢喜,也能压抑住,笑道:“这种绣工比较简单的,我们收三文两条!”
妇人一听,眼睛也亮了亮。
“多少都收吗?”
大妹笑道:“多少都收!”
妇人打开篮子,便宜的居多,但漂亮的货也不少,她又迟疑:“这种又多少钱?”
大妹拿出绣工看了看,一时拿不住主意,刚好看到大哥过来,笑得更开心了些:“等一下!”
“大哥你看看!”
苏月光看着这手帕,一时也有些为难,那商铺的老板漂亮的手帕收五文一条,卖十三文一条。
他们要收,就至少给六文钱,可以卖到十五文一条。
像他们跑村,贵的手帕自然不比便宜的卖得好,当然肯定不能因为这样而拒绝,不然很难做下去。
沈东遇也伸手过来看了看,苏月光在他耳边耳语了两句。
沈东遇笑道:“夫郎这不是已经有想法了吗?”
苏月光定了定主意,笑道:“我们收六文一条。”
是贵了点,那妇人眼中有喜色闪过,但很快又压了下去,想来一开始她是没按压住内心的喜悦,表现得激动了点,现在就淡定多了。
“这个花样可繁复多了,怎么就只多了一文钱?”她不小心把心里的话说出来,张了张嘴,有点尴尬,但说都说了,只能继续往下道:“不知你们知不知道,这种花样简单的,那边的铺子都收一文钱一条,这些花样繁复的,收五文钱一条,而你们给这简单的加了半文钱,繁复的却只加了一文钱,不太合理。”
苏月光也觉得不合理的,按成本比例,加两文半才对。
既然人家这么老实,他也很老实:“我们暂时只是在村子里面走,这种好货卖得不多。”
生意得一步步走,根得慢慢扎。
妇人瘪瘪嘴,没有再说。
这一笔生意就如此成交了,但是可以想象以后这妇人卖给他们的货会以花纹简单的手帕为主。
苏月光安抚道:“若以后我们跑其他镇,或者郡城这些地方,需要到好的手帕,也会提价的。”
妇人点点头,是这个理。
苏月光又装了些板栗送给她:“还有绣手帕的,可以给我们介绍一二,销路不愁。”
妇人连连点头,喜气洋洋。
他们在摊子前等了没多久,苏北光三弟沈飞白一行都过来了。
个个脸上都是喜色,经常去磨的商家又成了两个。
看到苏月光,二弟三弟大老远就喊:“大哥大妹哥夫!”
大妹兴奋喊道:“二哥三哥,我们收到手帕了!”
苏北光笑道:“哈哈,太好了,我们正商议着要不要再买一头驴呢!”
三头驴他们跑货就轻松很多,可以兵分好几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