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孙萱草送到山里大队的那天,无数窝在家中猫冬的山里人,听到外面锣鼓喧天的声音,都出来看发生了什么事情,知道是山里大队一个女孩考上了‘大学’,全都露出了震惊的表情:“啥?谁考上了大学?”
他们都以为自己听错了,是哪个男娃考上了大学。
山里娃儿们出山读书许多年,还头一次听说女娃娃考上大学的。
“你确定你说的不是男娃,而是女娃?”
深山里的方言虽和山外面有些许的不同,但大抵还是同一种方言。
进山带队的人是长的满脸喜庆的许红荷和大队支书江春水。
江春水笑着说:“是女娃咧!我们临河中学的校长都亲自来送咧!”他指着走在最前面,身披大红花,手拿奖状的孙萱草说:“就是这女娃咧!恭喜你们山里大队,有文曲星降世咧,娃儿上了大学,今后就也能和咱们临河大队的许书记一样,带领家乡父老,发家致富咧!”
许书记这三个字,不光是在大河以南的父老乡亲中大名鼎鼎,在这大山里,也是传奇一样的人物,是无数山里女孩子心目中的偶像,那是距离她们最近的,被无数人亲眼看到过的女性干部,是被无数人敬仰的实实在在的带领整个公社,乃至隔壁公社发展成现如今整个吴城最富有公社的书记!
众人一听这个男人居然把孙萱草和山外临河大队的许书记相比,看孙萱草的眼神顿时就不一样了,那不再是看一个与他们无关的,甚至带着些嫉恨与不屑的姑娘,而是再看降世的文曲星,未来的‘许书记’!
许许多多的山民,看热闹也好,还是想沾些文曲星的喜气也好,连家中只有一条薄裤子可穿的小娃儿们,都抱出来,想让小娃儿们多看看孙萱草的文气和喜气。
有认识孙萱草的人,已经迫不及待的拔腿就跑,去报喜去了,一边往山上跑一边站到山头上,朝着下面的被山林遮掩中的村子大喊:“小草娘!小草娘哎!你家闺女考上大学咧~~!!!”
第375章 第375章“考上大学咧~~~~……
“考上大学咧~~~~~”
“上大学咧~~~~~”
“大学咧~~~~”
巨大而悠扬的呼唤声在山谷间不断的回荡,就好像是此地的山灵都在山上人的呼唤中惊醒过来,一声声的回应着她的呼喊声,也叫醒了山林间掩映着的村庄与山民。
孙萱草家就这座山头下面的村落里,此时炊烟袅袅,孙萱草的母亲头发已经花白,和孙萱草小时候才二十几岁的妇人已经完全不一样,生活在她脸上、手上、身上刻下了深深的皱纹和岁月的痕迹。
她从厨灶下走出来,有些不确定的问身边的小女儿:“刚刚有谁在喊你大姐来着?”
村里叫花儿草儿的太多,她一时也分不清喊的是不是她的草丫。
她从厨房的小木门走出来,抬头往山上张望:“是不是我草丫回来咧?”
作为一个山里被换亲的农妇,为了坚持让女儿读书,她背负了很大的压力,尤其是山里姑娘们,一般十四五岁就定亲,十六七岁就嫁人,可草丫不想嫁人,她想读书。
她没有读过书,不知道读书人是什么样子,也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平生走过最远的地方,就是去山外的临河大队,给草丫送她纳的鞋子,别让草丫冬天在学校脚太冷了,冻的没心思上学。
好在草丫是个争气的,临河小学不仅每个月有五斤糠米送给去读书的女娃娃,每个学期结束,还有奖学金,光是每年的奖学金,草丫都能带一到两块钱回来,加上她和老婆婆采草药挣的钱,在家里挣得不比男人少咧!
这也是她有底气支持女儿继续读书的原因所在,自己能挣钱,在家里的话语权自然就高了。
她娘家也在山里头,家里兄弟多,她丈夫可不敢和山里别的夯货一样打她咧!
就在她以为幻听,准备继续进厨房时,山上的喊声又响起:“小草娘~~~你闺女考上大学咧~~~~”
“小草娘哎~~!你闺女考上大学咧~~~!!!”
还是她小女儿听到喊声,抱着怀里的小娃娃也走出来,“阿妈,好像是喊大姐考上大学咧~!”
她怀中小娃娃并不是她的孩子,而是她大哥的女儿,她大哥小时候也在临河小学上学,但因为男娃不送糠米,只识了几年字,就不再继续念了,回去帮忙干活去了。
去年刚娶了媳妇,生了娃,生了娃娃小闺女帮着带。
这几年因为临河大队临河小学免费入学和给上学的女娃娃送糠米的事,加上革委会那边晁立伟隔三差五就去山里批斗游街,抓溺杀女婴的人去劳改农场挑石头,现如今山里年龄小的女孩越来越多,他们生了女儿也不敢溺杀了,实在不想养的,就送到山外面设立的育婴堂。
高考恢复两个月就去考试了,临河小学一个月才放一次假,这次因为高考的原因,要统一留在学校里复习,孙萱草已经两个多月没回家了,村里说什么闲话的都有。
有人说她女儿白养了,念什么书,上什么学,心都上野了,不要家咧!
气的孙母就破口大骂:“我闺女要是能留在临河大队,不知道有多享福,你想要闺女还想不到呢!”
“养闺女有什么用?还不是给别人家养的?”
“我家闺女不晓得有多争气,年年拿奖学金回来,一年的奖学金比你那没用的儿子挣得都多,你儿子才没用!”
能在大山里活下来的女孩子,除了一部分娘家是为了给兄弟换亲,才养活女儿,大部分愿意养女儿的家庭,比很多女婴生下来就溺死的家庭,要好的多。
孙母自己就是大山中的女儿,她从小虽也要干活,却受她娘家爹妈影响,对女儿并没有那么苛责,她的婆家也一样。
这也是孙萱草到了年龄还没嫁人,还能继续读书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