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卷王的六零年代 > 140150(第11页)

140150(第11页)

之后就是和平大队的一个男知青和两个女知青。

许明月至今都记得她第一次来和平大队打听她奶奶吴二姐时的情况,对分到和平大队的两个女知青都有些担忧,路上也和船上的女知青们说了:“我是蒲河口劳改农场的妇女主任,虽然管不到下面大队的事情,但如果你们要是遇到什么问题,也可以去蒲河口找我,蒲河口劳改农场你们知道吧?昨晚你们看到漂浮在空中火焰的地方,就是蒲河口监狱,距离这里不远,你们有什么事,可以到那里找我。”

顿了顿,又说:“我也会时不时过来看看你们的情况。”

知青的安排,全是城里知青办就分配好的,并不归她管,人员也是随机分配。

要是她能选择,可能会把临河大队都换上女知青,将和平大队都换上男知青。

到了和平大队,她同样是对大队书记和大队长都敲打了一番,又将和平大队的两个女知青介绍给了吴二姐一家,拖他们家帮忙照看一下。

吴二姐三年前就已经和高家村的高顺成了亲,之所以说成亲,而不是说嫁人,就是因为高顺家原来是开船厂的,高顺是船厂家的少爷,当年就是被当做资本家给打了,怕今后再出什么事,名义上,高顺是入赘到了吴家,成了吴二姐的上门女婿,但实际上,高顺白日里还是在高家村,给周围船家门修船、刷桐油过活。

吴二姐成亲那日,许明月以和吴二姐投契,认了吴二姐做干妹妹为由,给她送了一个陶瓷盆和一条毛巾作为新婚礼物。

不是她不想多给奶奶一些东西,实在是再多就不合适了,她再怎么和吴二姐投契,两人此前也是无亲无故的,唯一的交集,就是给她做船的高顺。

这几年,因着高顺每年都要给她的乌篷船做保养的事,许明月每次都会给他带上一两斤粗盐,有时候他家粮食不够吃了,许明月也会跟他换些红薯、大豆。

吴二姐一直以为,许明月是看在高顺给她保养船的份上,才看重她,给她搪瓷盆和毛巾做贺礼的,全然不知,许明月是因为她自己。

两人却也因为许明月送的这‘隆重’的贺礼,关系迅速的亲近起来,最直观的一件事就是,吴二姐知道她喜欢吃虾蟹,每次捉到什么虾、蟹、黄鳝、泥鳅之类,都要给她留着,还不收她钱。

吴二姐不收钱,许明月也不勉强,她知道在大河以南,没有票,有钱也难买到东西,她给她虾蟹、黄鳝、泥鳅,她就给她灰布床单,小孩的旧衣裳、旧鞋子。

不知道是不是今生奶奶亲人俱在,又娶得自己心仪之人的缘故,今生的奶奶全然没有前世的暴躁与霸道的刻薄,性情爽朗又大方,许明月给她的东西,虽然都是阿锦穿过的不要的旧衣旧物,可把吴二姐给感谢的不轻,她也没别的东西能给的,夫妻两人就对许明月的乌篷船格外的上心,平时在河里抓到什么汪刺鱼、黑鱼等当地人认为鱼刺少的‘好东西’,都留给许明月。

两家算是形成了一个良性的交往关系。

也因此,许明月和吴家一家人的关系也亲密许多。

听许明月托他们家帮着照看一下两个女知青,让两个女知青不能被人欺负了,吴家人一下子就听懂了许明月未尽的话语,都忙保证说:“你放心好唻!现在蒲河口劳改农场就在旁边,你们许家村的许主任厉害的就跟鬼一样,哪个敢做坏事?被抓去了都划不来!谁不晓得蒲河口许主任厉害?年年挑石头的活,都是那些干坏事的人干,这事谁不晓得?”

不得不说,蒲河口劳改农场的存在,对大河以南这边的治安问题形成了很好的震慑,尤其是许金虎这个人。

过去许金虎护短的很,对临河大队和许家村的人,哪怕许家村的人做了坏事,他也是护短的从轻发落,典型的帮亲不帮理。

可这几年来,有许明月这个深得他信任的大将,在他耳边不停的进谗言,搞的许金虎对如今大河以南的犯罪行为那都是免费的劳动力!

蒲河口挑堤坝缺人啊!尤其缺挑石头的人!

这就跟古时候的劳役一样,挑石头不说累死人,时间长了,真的是会把身体底子的根基给伤到的。

叫乡里乡亲的挑石头,多损他个人威望,让犯罪份子挑石头那就不一样了,乡亲们只会拍掌叫好!

于是所有被送到蒲河口劳改农场的人,全都从严处置,从严,一个是劳动强度上,一个是被关押的年限上。

被关押的年限太少了,谁来挑石头?

于是他看所有作奸犯科的人,都是他蒲河口挑石头的苦力!

他是恨不能把所有作奸犯科的人都抓到蒲河口挑石头去,整天眼睛就盯着大河以南干坏事的人,一有苗头,被他知晓了,带着民兵小队就去抓人!

明明是个劳改监狱的牢头,却干起了公安的活,把大河以南的治安问题,不说完全杜绝了犯罪,现在这边的人也是轻易不敢再怎么样了。

尤其是蒲河口的妇女主任许明月,对男女犯罪的事深恶痛绝,别的事情她不管,一旦这样的事情犯到她手上,不挑个三年五年的石头,都不会放过你。

三年五年,听着时间不长,可三五年的石头挑下来,身子骨再好的人,也废了。

第148章 第148章哪怕就是挑一年的石头……

哪怕就是挑一年的石头,也不是轻易能够扛下来的。

所以现在别说大河以南的人了,就是整个水埠公社,乃至吴城下面所有靠近水埠公社的其它公社,都谈蒲河口劳改农场而色变。

身体底子再好的人,在蒲河口农场待上一年,回去后不说从此以后都不敢再做坏事了,起码三五年内,再想干什么坏事,都要掂量着点,他那小身板,还经不经得住蒲河口挑一年的石头。

许明月花了将近一整天的时间,将分配到水埠公社旗下其它大队的知青都一一送了过去,又以水埠公社党委常委的身份,将每个大队的大队书记和大队长都敲打了一番,对女知青们说了同样的话,让她们如果有什么自己处理不了的事,可以来蒲河口,或者临河大队来找她。

她也没有立即去水埠公社和江天旺汇报工作,等带了半船的棉布、棉被、五花肉、排骨等好东西,回到荒山时,都已经是傍晚了。

对于许明月三五不时的就从外面带各种好东西回来,孟福生都习惯了,他也知道市面上是存在黑市的,甚至连他自己都去逛过‘黑市’,刚开始的黑市,也就是过去的集市被取缔后,下面普通老百姓,没有票,自发组织集中售卖物品的地方,很多甚至都大大方方的在码头附近的堤坝下面买卖,远处叫人把风,一旦有人来查,立刻把货物往船上一般,划着船就跑,稽查队的人总不至于也划船去追,那得准备多少条船啊?

这两年查的严了,原本的零散组织,现在被人整合起来,每次去哪里买卖,都会有人提前提醒,大家划着船,去一个提前约定好的远离人烟的地儿。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