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要的聘礼只提了‘四个一工程’,不知道后面这些布是怎么回事。
大队长媳妇知道这些床单花布估计是许明月拿出来的,毕竟许明月前头那位在纺织厂工作是人尽皆知的事。
但这话却不好在这时候说,因为许明月被休离回家,不好在这个场合提。
她只笑呵呵地说:“这是凤台的弟弟妹妹们送给哥哥嫂子的结婚礼物,他们就这一个哥哥,可不是有点好的,就想给他们大哥。”
听的赵母更是感动不已,对许凤莲和许凤发更是无比的客气,给他们倒糖水。
糖票难得,这时候谁家有点糖,用糖水招待,那绝对是高规格待遇。
喝到糖水的许凤莲和许凤发也很高兴。
许凤莲左看右看,想看看未来嫂子长什么样。
可这时候,作为过些天就要当新娘子的赵红莲怎么可能在外面,早就羞答答的躲在房间里,从窗户那里往外面看了。
她也看到了许凤莲和许凤发手上端着的花布,还有搪瓷盆,对于即将去一个陌生的家庭和与一个陌生人生活的忐忑,总算是消散了,满心只有期待。
赵母也拉着大队长媳妇去房间里,问她被单和搪瓷盆的事。
有热水壶他们知道,是他们家的姑奶奶找红菱买的工业票,可有搪瓷盆这事,他们是完全不知道,姑奶奶之前也没和他们说,此时看到许家还准备了搪瓷盆和床单被套,可不就是意外之喜吗?
这搪瓷盆加上票,少说也得两三块钱才能买的到,光是这个搪瓷盆和热水壶,就有近十块钱了,那可真是不少了。
更难得是哪些好布料!
农村想攒一点布票,比登天还难,都是自己种麻,织成麻布,穿的麻衣。
种的棉花可舍不得拿来纺织成衣服,那是要做棉袄的!
人活着不就是为了一张脸吗?床单被套、搪瓷盆、热水壶的出现,可以说是给足了他们赵家面子,别说是赵家夫妻,就是他的几个哥哥们,都高兴的合不拢嘴,在外面招待客人,脸上都有光。
哪怕这些东西最后要给闺女带走,可也证明姑爷重视他们赵家,重视他家姑娘啊!
周围原本围观看热闹的人,看到床单被套、搪瓷盆和热水壶,也都瞥瞥嘴,一句难听的都说不出来了。
他们就又开始打量,哪一个是赵家姑爷。
其实过来相亲那天,大队长媳妇他们虽然低调,可还是被有心人看到了,就指着走在其间的许凤台说:“那个有点驼背的就是!”
大家一听是个‘驼子’,就又哈哈地笑话起来,然后就顺着指着的人的手,看到了许凤台身上穿的干净整洁的新棉衣,脖子处露出的灰色毛衣领,和一点补丁都没有的裤子。
第40章 第40章从此,她的娘家不再是……
许凤台日常无比的珍惜他的新棉袄、新裤子,加上家里穷惯了,怕突然穿上好衣服,惹人眼红,平时他都是在衣服裤子外面套上一件打满补丁的旧衣服。
他上一次新衣外穿,还是过来相亲的时候。
当时大队长媳妇看到他身上崭新的棉袄和没有补丁的裤子,还诧异了一下,不过只想了想,就笑了笑,没有再问。
即使她年初一那天她没主动来看,也是听说了王家村的那狗东西,被人扒光了外衣、鞋子扔在坟堆里的事。
虽然后面大家都传是吊死鬼做的,可现在看到许凤台身上穿的好衣服,她哪里还不知道是什么情况?估计那天许凤台担心妹妹,就是睡在荒山的,发现了王家村那狗东西,将他打晕,扒了他的衣服扔坟堆了。
谁不知道王家村那狗东西在纺织厂上班,估计最不缺的就是新棉袄新裤子这些了。
自认为猜到了的大队长媳妇心里有数,也不说出来,管它怎么来的,东西是好的就成。
此时赵家村的人看许凤台穿的这么好,也是没话说了,心里酸的不行,心想赵家姑娘咋都这么好命,姑奶奶嫁的男人当了大队长,又把侄女说给了大队干部。
此时赵母拉着赵红莲去房间,看到给女儿准备的大红木箱子上面,放着一摞崭新的四件套被单,手也不敢去摸,可望着上面鲜艳漂亮的图案,还是忍不住说:“这估计真是你那大姑子拿出来的手笔了,听你姑姑说,她前头的男人在纺织厂上班,普通人家,要攒多少年布票,才能攒上一尺这样的好布料啊,你大姑子一出手就是这么厚厚一摞,说是给你当床单用。”赵母咋舌不已地说:“这样的好布料,当床单!”
她拿起最上面的两个枕头套,在赵红莲身上比划:“这要是能给你做一件新袄子,你结婚那天穿,多好看!”
许明月是给小爷爷买的四件套,当然不能买差的,当时看到批发市场有反季节倾销,就拿了两床冬季斜纹磨毛全棉四季套,料子又厚实又紧密也很柔软,赵母摸在手上简直是爱不释手,她甚至看着眼红,想留下来一块,给家里人做衣裳了。
“就这两个枕套都能给你做套衣裳了。”赵母说。
她又拎着被单的两个角,将被单打开:“这么大的被单?那他家的床该多大啊?”
现代买床单,可不是床是多大,床单就买多大。
许明月一家都是大高个,床一般也都是两米乘两米二的床,最小也得是一米八的大床才够睡,她在选择床品的时候,条件反射就喜欢选最大号的,也就是240cm×250cm的床单。
而这个年代的床单,真的就是,床有多大,床单就有多大,只有小的,没有多的。
赵家人个子没许家人那么高,这么大的床单她们见都没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