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么想去文渊阁?”他紧绷着脸,抬手拨开她额前汗湿的碎发。
杨满愿毫不迟疑地点头。
翌日午后,秋高气爽。
杨满愿特意换上一身素净的装扮,乘着轿辇前往毗邻东宫的文渊阁。
昨夜皇帝还是应允了她,只正色告诫她行事低调些,不可恃宠而骄。
杨满愿乖巧应下,心里却觉他纯粹是多想了。
她本就不喜高调,去文渊阁又不是奔着张扬跋扈去的,就是单纯想去见识见识。
轿辇出了乾清门便沿着幽深宫道一路向东行,拐进保善门再南下,最终停在文渊阁大门前。
文渊阁仿效浙江天一阁所建,采取“明二暗三”的建造方式,外观看上去?重檐两层,实际全阁共有上、中、下三层。
此时早朝尚未结束,前头文华殿内皇太子正进行早课,四周阒静无人。
步入阁内,便见内里装潢典雅肃穆,近乎墙高的书架林立,珍稀古籍更是数不胜数,琳琅满目。
杨满愿迅速巡看一圈,只觉满心欢喜,恨不得能时时刻刻待在文渊阁里,终日与这浩如烟海的藏书为伴。
见她如此雀跃,素月与丹桂微露惊诧。
她们近身伺候元妃近半年,还是第一次见她如此喜形于色。
挑出几册感兴趣的古籍,杨满愿便在临窗光线好的位置盘腿坐了下来,专心致志地翻看起来。
此后数日她都跟点卯似的,晨起换上宫女装扮前来文渊阁,几乎废寝忘食,若非素月等人提醒她压根就忘了时辰。
皇帝看在眼里,或多或少有些不满。
依他看,身为妃嫔就该待在寝宫乖乖等他临幸,如今每日早出晚归实在是不像话。
可他终究也没出言阻止,只命人多派些侍从守在文渊阁附近,以免外朝官员冲撞到他的元妃。
这日清晨,文华殿。
萧琂正坐在书案后提笔书写关于黄、淮两河工程的上疏。
看着手边的图纸,他忽然心念微动,“舒庆,派人去文渊阁将《太祖实录》寻来,孤有急用。”
一旁的舒庆却是欲言又止。
萧琂抬眸看他,目光沉静。
舒庆这才忙不迭回道:“殿下许是忙忘了,这会子元妃娘娘就在文渊阁里呢,圣上还有口谕,娘娘在文渊阁期间不许任何人入内。”
闻言,萧琂眉心轻蹙,不紧不慢将手中紫毫搁在青釉笔架上。
思忖片刻,他起身道:“事急从权,孤亲自去一趟罢,想来元母妃也不会介怀这等小事。”
舒庆迟疑了下,但还是亦步亦趋跟上他。
文渊阁就在文华殿正后方,不过数十步距离。
守在大门外的几个小太监见太子殿下亲临,一时拿不定主意,只好入内请示。
这会子杨满愿正在誊抄以往没见过的史料,全神贯注。
她也没顾上进来通传的小太监说了什么,极其敷衍地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