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的喧嚣与荣耀,传到千里之外的红星市时,已经是第二天上午。
红星市,电话线里传来的滋滋电流声,丝毫没有影响这份喜悦的传递。
自从赵淑芬南下之后,赵大刚就成了这里名副其实的掌舵人。
他听从母亲的指点,在红星市率先推出了“会员卡制度”和“大件商品送货上门”服务。这两项在当时看来极为新潮的举措,让赵氏百货的生意蒸蒸日上,彻底甩开了城里其他的竞争对手。
赵大刚本人摇身一变,成了本地报纸上小有名气的“儒商”。他不再穿紧身的的确良衬衫,而是换上了一身宽松的中山装,手里时常盘着两颗核桃,见人三分笑,说话慢条斯理。
此刻,他正握着电话听筒,脖子上的青筋一跳一跳的。
“好!好!太好了!淑芬,哥为你骄傲!”
电话那头,是妹妹赵小丽带着笑意的声音,她正简略地向他描述着昨天发布会的盛况。
“……经销商当场就抢疯了,订单已经排到明年夏天了。”
“哎哟!我的老天爷!我就知道,妈和你一出手,就没有办不成的事!‘东方雅集’,这名字一听就高级!等货出来了,你可得先给哥寄一套过来,我得摆在店里最显眼的位置!”
他沉浸在巨大的喜悦和与有荣焉的自豪感里,完全没有注意到,自己家里的气氛,正在发生着某种微妙的变化。
他们的家,在离百货商店有几条街的高档居民楼里。
妻子李娟正系着围裙,在厨房里准备着午饭。抽油烟机还没普及的年代,厨房的门虚掩着,客厅里兄妹俩的对话,一字不落地,全都飘进了她的耳朵里。
她为远在羊城的婆婆和小姑子感到由衷的高兴。
可高兴之余,一种复杂到她自己都说不清楚的情绪,悄无声息地滋生、蔓延。
锅里的菜籽油烧得滋啦作响,她将切好的青菜倒进去,爆出一阵浓郁的香气。
她想起了羊城。
想起了电话里妹妹描述的那个,名流云集、灯火辉煌的白天鹅宾馆。
想起了那个一亮相就征服了所有人的,如玉一般温润的“东方雅集”。
那是一个多么高雅,多么令人向往的世界。
然后,她透过厨房的门缝,看了一眼客厅里的丈夫。他还在兴奋地说着电话,手舞足蹈,像个孩子。再看看自家这个赵氏百货,虽然在红星市已经算是头一份的体面。
卖一车皮的小商品,利润可能还比不上一套“东方雅集”。
差距,太大了。
凭什么羊城能有“东方雅集”,他们就只能在小城里卖暖水瓶?
她看着在店里忙前忙后,因为一点蝇头小利就能乐呵半天的丈夫,看着他因为被人夸一句“儒商”就沾沾自喜的样子,心里第一次,生出了一股浓浓的……不甘。
他们不该止步于此。
赵家,不该止步于此。她李娟的丈夫,也不该止步于此。
晚上,赵大刚哼着小曲儿从百货店回了家。
李娟已经做好了一桌子菜,还破天荒地烫了一小壶酒。
“今天高兴,听小丽说了那么大的好消息,咱爷俩喝一杯。”李娟给丈夫满上酒,自己也倒了半杯。
赵大刚乐呵呵地端起酒杯:“是得喝一杯!咱妈和小丽,真是给咱们老赵家争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