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银子是个大问题,她今天才理解什么叫破家值万贯,但没办法,豪言壮语都许下了,也只能硬着头皮坚持了。
所幸还剩一半银子,应该还够支撑一两千人的,陈晗立刻叫亲卫敲徐家的门去,先支个三万两银子。
这时陈泽在旁边有些疑惑,问:“世子既是着急,且此事又要保密,为何不用夫人的商铺呢?”
陈晗惊了:“我娘在这还有商铺?”
陈泽点头,解释说:“青州素来归东平侯府管辖,夫人自然有商铺,还不少呢。”
陈晗大喜,这却是她疏漏了,于是立刻吩咐道:“既然如此,那立刻持我腰牌去支银子。”
“对了,”她补充道,“既然有商铺,那肯定有商队,叫他们提前送一批桌椅板凳,并提前在北疆买些荒地,建几个村落的茅草屋,速度要快些。”
陈晗盘算着,一个兵平均带上个五六口人算是平常,那就要考虑到后勤,粮食要买够。
幸好皇上临行前也知她此行艰难,青州上下都不配合,许了她临机应变之权。
她将今日的想法写成了折子,内容包括北疆分地、开荒,参照了现代的兵团制度,结合大雍的时代特色,写出了一个让皇上拍案叫绝的“军团”计划。
主要就是以高薪诱惑青州军离开,而后将他们的家人安置到北疆,由朝廷分配荒地以及房屋(反正经过战争,北疆的村落空出来了不少)。
再由朝廷组织良心商贾租借房屋、耕具(陈晗在折子写了陈家也很忠心,可以为陛下分忧等等)开荒种田,第一年不收税,第二年开始逐渐还房子、耕具的费用,第三年把这些费用都还清了以后,第四年开始交朝廷的税(陈晗巴不得士兵们还不清自己的钱,这样更能施恩于他们)。
如此,国库可增加收入,百姓也能找到活路,更会感激陛下的德政,何况此次人数不多,权当试水了。
当然,损失大量人口、痛失利益没有补偿的青州,陈晗没提,相信皇上也会默契的忽略掉。
折子写好以后,陈晗就准备将其送到当地的皇城司,请他们尽快送往京城。
陈晗不打算所有人一起过去,那样太过显眼,而且也难以调度。
她打算先坐镇青州,士兵招够了就将他们的家属分三批送去北疆,等到家属都送走了,再带领士兵出发。
北疆的战况嘛,不急。皇上除了让她来青州调兵,也派了几个人同时从各州抽调兵力。
陈晗临行之前,皇上还握着她的手,郑重交代她:“陈卿,调兵一事不着急,北疆尚能支撑,只要你能平安从青州军营调一半的军队,便是大功了。”
所以她根本不急着赶路,现在去北疆那就是妥妥的炮灰,还不如安排好一切以后再说。
陈晗在青州正好调查一下幕后主使的事情。
但缺人手啊,唉,她叹了一口气,是真的缺一个能打理好民生的副手。
副手在北疆接收家属,她在青州和那些狗官耍嘴皮子。
突然,她脑海中跳出一个人,洛伊伊。
洛伊伊家里不就是干商业的嘛,再加上是女子,平日还要学些主母的必备课,比如算账本、调度物资、人情往来等。
女子怎么了,她可以派家中亲卫保护她呀。
思维发散以后,陈晗看到了洛伊伊的更多好处。
首先,皇上不会反对,他巴不得女子为官,因为女子为官能依靠的只有皇权,所以她们不会像男子一样背刺。
其次,就算是暂时的女官,那群官员必定会跳脚不许,舆论会转向这里,就算战败皇上也有理由推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