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咔哒。”一声极其轻微的、几乎被风声和远处噪音掩盖的声响。
金属盖板无声地向内侧滑开了半米,露出了一个仅容一人通过的、漆黑的、散发着浓重霉味的垂直通道入口。
塞拉菲娜没有丝毫犹豫,如同游鱼入水般,敏捷地侧身钻了进去。
在她进入之后,那块金属盖板又在她从内部的操控下,缓缓地、无声地滑回了原位。
外面街道上的蓝色扫描光束依旧在不知疲倦地扫视着,那个疑惑的士兵也只是摇了摇头,继续着他的警戒任务。
没有人发现,就在他们眼皮底下,帝国的最高统治者,刚刚利用一个早已被遗忘的通道,如同真正的“夜莺”一般,消失在了城市的地下深处。
眼前的检查站危机暂时解除了。
但塞拉菲娜知道,她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未知的、也可能更加危险的环境。
这废弃的地下管道,会通向哪里?
里面又潜藏着什么?
她一无所知。
但至少,她又一次,在绝境中为自己赢得了一线生机。
任务,还在继续。
塞拉菲娜(伊莉娜)在金属盖板无声合拢的瞬间,便彻底与外界那紧张的对峙隔绝开来。
她背靠着冰冷粗糙的管道内壁,终于得以喘息。
黑暗,绝对的黑暗。
只有从盖板缝隙中透进来的极其微弱的一丝光线,勉强勾勒出这个狭窄空间的轮廓。
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几乎令人窒息的霉味、铁锈味以及某种有机物腐烂的酸臭,脚下似乎是潮湿粘腻的淤泥和碎石。
耳边,只有自己因为刚才的奔逃和紧张而略显急促的呼吸声,以及管道深处传来的、若有若无的滴水声和……某种细碎的、像是小动物爬行的声音。
这是一个被遗忘了数十年甚至更久的、属于旧时代的地下坟墓。
刚才真是……千钧一发。
她的脑海中闪过外面那些身着黑色重甲、手持高能武器的帝国宪兵的身影,以及那几乎要将她身份彻底暴露的高精度扫描光束。
仅仅是一次B-2级权限的访问尝试失败……就触发了如此高级别的响应?直接出动了特别督查队进行区域封锁和定点排查?
塞拉菲娜皱起了眉头,心中充满了惊疑和……一丝后知后觉的恼怒。
她完全没有预料到,那个看似不起眼的系统警报,竟然会引发如此严重的后果。
这反应……过度了。完全超出了合理的范围。
她的思维立刻转向了分析。为什么?是皮特曼或博恩厂长小题大做,过度解读了警报?还是……问题出在警报处理流程本身?
她迅速排除了前者。
皮特曼那种人或许会惊慌失措,但绝没有权限直接调动特别督查队。
博恩厂长虽然级别更高,但他更像是一个注重效率和结果的管理者,不太可能因为一次未成功的低级别越权访问就启动如此大张旗鼓的行动,这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也容易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那么……问题就只能出在系统本身了。
一个苦涩的认知在她心头浮现。
这也是……我自己当年设计这个体制时,埋下的缺陷之一啊五年前,在帝国初定、内部外部威胁都层出不穷的时期,为了确保核心区域的绝对安全,防止任何类似旧帝国时期那种因为反应迟缓而导致重大损失的“埃普西隆扇区事件”再次发生,她亲自督导设计了一套……极其严苛、高度自动化、几乎没有“人为缓冲”余地的威胁响应和警报升级机制。
按照那套机制,任何在“高敏感区域”或“高敏感时期”内触发的、涉及“越权访问”、“异常能量波动”或“不明身份信号”的安全警报,其初始响应级别都会被系统自动强制提升数级,跳过大部分需要人工判断的中间环节,直接上报给区域联合指挥中心或内务部特别行动处。
这样设计的初衷是为了追求极致的“效率”和“安全”,确保任何潜在威胁都能在第一时间被最高级别的力量注意到并扼杀在萌芽状态。
但现在看来……这种设计,太过依赖预设的规则和僵化的流程,缺乏足够的智能和弹性去判断威胁的真实等级和具体情境了就像这次,一次可能仅仅是某个好奇心过重或者操作失误的低级文员(系统眼中的“伊莉娜”)触发的访问尝试,却因为叠加了“敏感区域”和“敏感时期”这两个标签,而被系统“教条地”判定为高风险事件,直接启动了几乎等同于应对小型武装入侵的响应预案。
这简直是一种……设计上的傲慢。
是她自己当年过于追求绝对秩序和可预测性,而忽略了现实世界的复杂性和随机性,从而创造出了这样一个……反应过度、缺乏变通、甚至可能因为“假警报”而造成巨大资源浪费和不必要恐慌的……
僵硬的“钢铁巨兽”。
讽刺的是,这头她亲手创造的、用以维护她统治的巨兽,今天差一点就反过来将她自己给吞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