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我的父亲
伯叔
他们,有时顽固地让我生气
如
只传媳、不传女
有时
却又开明无比
如
自古忠孝难以两全
我儿,且去
……
当时,范云读完这首诗歌之后,心里面很有感触,他觉得这首诗歌表达得意思非常深,表面读上去,作者似乎是在写红薯,在写父辈身上的某种品质,如果说细读的话,却发现这首诗有一定的内涵,这种内涵可以延续到诸如精神、家风等方面的东西。
如果继续往深里挖掘的话,甚至还可以挖掘出爱国与民族性的东西出来。
范云还觉得如果说有两个字可以概括的话,那么就是——传承。
是的。
传承。
是那种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精神代代的传承。
是那种爱家爱国,自强不息精神的代代传承。
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精神文化的代代传承。
此时。
范云看着捧着红薯,吃得眉开眼笑的卫明珠,笑着对她道:“其实啊,你们小时候和我们小时候都还是差不多的,你小时候因为家也是农村的嘛,我家也是农村的,咱们生活经历都差不多,不过,以后的小孩可就不一定了,以后的小孩,估计一个个都不会干什么农活了,特别是90后之后,根本就不会在农村劳动了。”
卫明珠点点头:“谁愿意种地啊?
我跟你说,种地累得要命又赚不了几个钱,是不是?
打出来粮食,能卖多少钱啊?
在外面上班啊,打工啊,随便便便一个月赚的钱,都够买一年吃的粮食了,你想都想得到了。
我跟你说,我有好多同学啊,人家都是去广东那边打工的,在那边,人家在工厂里上班,一个月一两千的工资,很高的。”
范云知道卫明珠所言非虚。
现在社会就是这样子了。
种田,种不出个名堂出来。
一年下来辛辛苦苦的除去化肥种子,人工根本上一点钱都赚不到。
如果把人工也折合成钱的话,那么,甚至还等于是倒赔钱。
其实很多时候,范云的心里都有一种隐隐的担忧,他总觉得,地是根本呀,土地是什么?土地是出产粮食的东西。
如果说,他们这一代人不种地了,那么80后种地的也少,以后到了90后的时候都没有人种地了,到时候怎么办?
这么大的一个国家,这么多人吃饭,简直不敢想象。
范云叹了一口气,对卫明珠道:“社会在不断发展,现在不比从前了,不说别的,就说咱们的父辈这些老农民,光靠种地,已经不行了,根本赚不到什么钱呀。
而且。
这几年我跟你说,我回去的时候,我看到我们村子里面有好多人都出去打工了,然后那个地呢,都没人种,都撂荒了,长满了草。
本来,以前的时候,那些水田每亩水田都可以打一两千斤稻子,现在都没人种了,不划算嘛。
如果这样发展下去的话,土地被撂荒,土地荒弃的情形越来越严重,也是个麻烦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