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是在遵守规则!”
钱振国挥舞着手臂,状若疯魔。
“我们,这是在定义规则!定义未来全世界电动船舶,必须遵守的,全新的安全规则!”
孟远重重地点头,眼中精光一闪。
“说得好。”
“钱老,立刻整理全部设计资料。我们,主动提交给国际海事组织,申请全球专利。”
“我要让全世界看看,谁在阻碍进步,谁在定义未来。”
“防守结束了。”
“现在,轮到我们进攻了。”
会议结束,但华夏船舶设计院的灯火,却一夜未熄。
钱振国和他手下的精锐团队,如同打了鸡血一般,将“能源脊柱”和“分布式蜂巢”的每一个技术细节、仿真数据、安全分析,汇集成了一份无懈可击的技术白皮书。
三天后,孟远办公室。
“孟董,”钱振国眼圈发黑,精神却异常矍铄,
“都准备好了。这份资料,就是我们的炮弹!”
孟远接过厚厚的文件夹,翻都没翻,直接放到一边。他看着眼前的老专家,忽然问道:
“钱老,伦敦的技术听证会,有信心吗?”
钱振国一愣,随即挺直了腰杆:“当然有!我会把每一个质疑,都砸得粉碎!”
孟远笑了:“好。那就不是代表团技术顾问了。”
他站起身,走到钱振国面前,郑重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你,亲自挂帅,担任中方代表团首席总工程师。”
“去伦敦,告诉他们,什么叫新时代的规矩?”
伦敦,国际海事组织总部。
会议室的空气,像泰晤士河上空的阴云一样,又冷又沉。
美国代表团的首席技术顾问,贝克先生,正站在发言台前,嘴角挂着一丝毫不掩饰的轻蔑。
“女士们,先生们。”
“我们讨论的不是玩具,是承载着数万吨货物、上千集装箱、以及数十名船员生命的远洋巨轮!”
他的声音洪亮,在巨大的会议室里回荡。
“而我们的中国朋友,现在想给这头钢铁巨兽,装上一颗‘吉瓦时’级别的锂电池心脏?”
他夸张地摊开手,引来几声压抑的轻笑。
“恕我直言,这不是创新,是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