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室里,窃窃私语声四起,所有人都觉得董事长,在巨大的成功面前,终于飘了。
孟远没有反驳,只是笑了笑。
他等到所有声音都小了下去,才不紧不慢地伸出一根手指。
“第一个问题,成本。老张,你说‘锗’贵,对吧?”
张博士下意识点头:“对,这是根源。”
“那就换掉它。”
“换?用什么换?”
张博士追问,语气中带着一丝学者的执拗。
“用沙子里的东西,”孟远看着他,
“用硅,或者锡。研发新一代的硫化物电解质,从材料基因上,把成本打下来。这条路,我叫它基因革命。”
张博士愣住了,嘴巴微张。
作为顶尖科学家,他瞬间就明白了这条路的可能性、和其中蕴含的难度,但……这确实是一条路!
孟远没给他太多思考时间,又伸出第二根手指,这次是看向首席财务官。
“第二个问题,利润。你只算了卖电池的钱,没算收破烂的钱。”
“收破烂?”首席财务官彻底懵了。
“没错,我们要研发新的闭环回收技术,把报废电池里的金属锂、有价金属,全榨出来。”
“让原料成本,无限趋近于零。我叫它,城市矿山。”
首席财务官的金丝眼镜后面,眼神开始闪烁。
他认为这是一种,比卖电池更可怕的商业模式。
“第三条路,”
孟远伸出第三根手指,轻轻在桌上敲了敲,所有人的心跳都仿佛跟着他的节奏。
“制造。现在的‘盘古一号’产线,是第一代。我要你们,开发出‘盘古三号’。”
“一台从粉末进去,电芯出来的全自动化产线。效率,提升十倍!成本,再摊薄90!”
“我叫它,工业黑洞。”
三条路。
基因革命,城市矿山,工业黑洞。
孟远每说一条,张博士的眼睛就亮一分。
说到最后,这位严谨的科学家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他猛地抢过桌上的一支笔,冲到白板前,开始疯狂地书写公式和化学式,嘴里念念有词:
“原来是这样……可以……这个思路完全可以……”
而首席财务官,额头已经渗出冷汗。
他不是科学家,但他听懂了。
如果这三条路走通,远新集团将不再是一台“印钞机”。
它会成为铸造全球工业硬币的“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