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精壮的侍卫立即合上窗棂,将风雪与喧嚣隔绝在外。
“属下在长乐街看到御林军押着魏家三公子往刑部大牢去了。”一个脸上有刀疤的侍卫低声道,“魏府已经被围得水泄不通。”
东方既明走到炭盆旁,伸手烤火。跳动的火光映在他轮廓分明的侧脸上,将本就妖艳的五官镀上一层诡谲的金红色。
“本座也看到了,魏家究竟犯了何事?”他问道,声音里听不出情绪。
“听说是私通敌国。”侍卫递上一杯热茶,“魏家的三老爷也被带走了,那可是继魏丞相后的二品大员啊!”
茶杯在东方既明手中微微一顿。
“魏氏私通敌国?”他轻笑一声,唇角勾起一抹讥诮的弧度,“大景朝现在能用的世家就剩魏家,这罪名倒是来得及时。”
角落里一个瘦高个子的侍卫接话:“可不是嘛!孙家自从前景帝驾崩就失了势,苏家那位皇后一死,更是树倒猢狲散。宋家倒是还在朝堂上蹦跶,只是宋家坚守礼教,与其他世家格格不入,可惜……”
“可惜宋阁老太过清高,不屑与其他世家为伍。”东方既明接过话头,将茶杯放在案几上,发出一声轻响。
他走到窗前,手指放在薄薄的窗纸上,感受着这个世界的冰凉。
“四大世家是大景朝的根基,如今根基已断……”
房间里一时寂静,只有炭火偶尔爆出噼啪声。
东方既明转身时,红袍在烛光下如血般流动。“赵铁,你带两个人继续盯着御林军的动向。尤其是魏家人接下来的情况,一个都不能漏。”
“是!”赵铁抱拳,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其余人开始整理这段时间收集的所有情报。”东方既明走到书案前,展开一张京城舆图,“大景朝堂即将大乱,我们必须赶在城门戒严前离开。”
窗外,风雪更急了。远处传来马蹄声和士兵的呼喝,但在厚重的窗纸过滤下,只剩下模糊的呜咽。
东方既明的手指在地图上缓缓移动,最终停在东城门的位置。他的指甲修剪得圆润整齐,在羊皮地图上投下小小的阴影。
“三日后丑时,从这里出城。”他的指尖轻轻点了点,“走水路南下,在冀州换马。”
外面走廊上传来小二送热水的脚步声,东方既明谨慎的一抬手,侍卫们不约而同的点头,然后各自开始收拾行装。
东方既明站在窗前,听着风雪中隐约传来的哭喊声,嘴角浮现出一丝几不可察的笑意。
大景朝的衰亡,正是东明帝国收入囊中的最佳时机……
冬日午后的梅园里,梅花本开得正艳,但积雪覆盖着枝头,只能看到几点残梅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风雪中,一个披着灰鼠毛披风的宫女从梅园的枯井口探出头来,警惕地环顾井底后,将手指抵在唇边,发出几声清脆的“布谷!布谷!”鸟鸣。
声音在寂静的梅园中格外清晰,惊起了远处树梢上的一只夜莺。
枯井下,黑暗的密道中,小六子听到信号,脸上露出喜色。
他清了清嗓子,回应了几声“呱!呱!”的蛙叫。
这滑稽的声音在阴冷的井壁间回荡,显得格外突兀。
“哎哟!我的小祖宗!”大九一巴掌拍在自己额头上,极度无语道:“这寒冬腊月的,哪来的青蛙叫?生怕别人不知道这里有古怪是不是?”
大十三蹲在阴影里,闻言忍不住轻笑:“九哥说得对,这暗号也太不合常理了。”
小六子不好意思地挠挠头,细声解释道:“这是和云舒姐姐约好的。若不这样叫,她绝不会放下木桶的。”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宫里规矩严,暗号越奇怪越安全。”
果然,片刻之后,头顶传来“咯吱咯吱”的轱辘转动声。
一只陈旧的木桶被缓缓放下,桶壁上还挂着几根干枯的藤蔓。
小六子熟练地将一个装满东西的竹篮挂在桶边的钩子上,然后自己小心翼翼地坐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