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荆乾联军并没有因此而善罢甘休。
第二天,他们就加强了警戒,并且在演习时更加小心翼翼。
岳恒和刘宗在城内商议着下一步的计划。
刘宗笑着说:“岳将军,昨天的行动真可谓是大快人心。看来这荆乾联军也不是那么难以对付。”
岳恒却皱着眉头:“刘将军,不要高兴得太早。昨天的行动虽然成功了,但也暴露了我们的意图。他们一定会更加警惕,我们以后再想采取行动就更难了。”
刘宗点了点头:“嗯,岳将军说得对。那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
岳恒沉思片刻:“我觉得我们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加强城内的防御工事。
同时,派更多的探子出去,打听一下寒国的动向。毕竟,那个密信说得有笔有眼的。看来错不了!”
刘宗表示赞同:“好主意,岳将军。我这就去安排人加强防御工事,你也派人去收集情报吧。”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崤谷关内的士兵们都在忙碌着。
有的在搬运石头、木材,加固城墙;有的在挖掘陷阱、设置障碍物。
而探子们则纷纷出动,前往各地打听消息。
这天,一名探子匆匆跑回来报告:“将军,我们得到消息,寒国攻占离国半壁疆土,离国离直公旦景败退至东边。”
岳恒和刘宗对视一眼,脸色变得十分严峻。
刘宗焦急地说:“这可怎么办?看来密信是真的,这事情必须尽快呈于君上,由君上定夺。如果寒国真吞掉离国,到时又与荆国联手,夹攻我雁国,恐怕我雁国危亦。”
岳恒皱着眉头思考了一会儿,立刻书写一份急报,派兵送信与雁国王廷。
京都上虞,雁国君上雁穆公洛丹端坐在龙椅之上,目光深邃而忧虑。
紫袍的御史大夫光礼、少将军丁峰以及坐轮椅的丞相乔瑜分列两侧,皆神色肃穆。
此时,中将军岳恒的传信已被呈递至众人面前,信中所言之事让君臣们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洛丹微微皱眉,打破了沉默:“诸位爱卿,中将军此信,已然道明当下局势之微妙。荆国之心,昭然若揭,我等不可不防。”
光礼微微躬身,进言道:“君上,以臣之见,当调岳恒部前去攻打寒国。如此,方能破开局面,又能为我雁国开辟新的局势。”
丁峰却面露担忧之色:“御史大夫,此举恐怕不妥。若调岳恒部离去,只留刘宗的十万兵守崤谷关,万一荆国趁机来攻,恐难以抵御啊。”
乔瑜坐在轮椅上,轻轻转动着轮椅的扶手,缓缓说道:“丁将军所言极是。
君上,荆国向来狡诈,此前我雁国已在崤谷关外七郡吃过大亏,那便是前车之鉴。
如今若不慎重考虑,只怕会重蹈覆辙。”
光礼微微一怔,随即说道:“丞相所言虽有理,但此时若不主动出击,难道要坐以待毙不成?
寒国与我雁国虽有盟约,但在这关键时刻,也需让他们分担一些压力。”
洛丹轻轻抚摸着龙椅的扶手,陷入沉思:“诸位爱卿所言,皆有道理。只是这调兵之事,关乎我雁国安危,不可不慎之又慎。”
:()烽烟四起:逐鹿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