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不管!盖着盖头你管她是谁?你就想象是你最心爱的人就行了!”
林清岁不满意她敷衍了事的态度,她喜欢这场戏。毕竟这一幕是江晚云亲自改写的,在她心里是“花辞镜”从男性笔下的“虚假女性视角”真正转化为女性视角的核心。
她知道江晚云的笔力,也问过为什么不干脆放弃花辞镜,自己持笔写一个独立的剧本。
可江晚云说,花辞镜有他们一群人的心血和回忆,也承载着戏班子老师父和学生们的愿景,更有十几年来两代人采风,一点点寻找收集,又精心打磨的乡土民俗。
她说,不是放弃太可惜,是做事情总要有始有终。
可林清岁怎么会不知道呢,她和江晚云都卯足了劲改编再创,是为了把林惠贤的事迹真相洗净再送到大众面前。那位明明英勇大义的独立女性,多年来却被桃色新闻误导,被“为爱殉情”的标签污名化。
不可以这样。
至少不应该这样。
这也是林清岁一直以来的心结。
带着这样的情愫,她着上戏服,势必要用心演好这一出。
可惜等不到江晚云来讲戏,林清岁摇摇头调整好状态,末了再提醒了周语墨一句:“诶对了,别忘了那件事。”
周语墨下意识环顾四周,点头:“放心,就两个机位,都是自己人。”
花山庙前,良缘树下,没有八抬大轿,没有锣鼓喧天,也没有新郎新娘,只有风辞独身一人坚守等待。
友人在山脚,被人盖上了象征世俗蒙蔽双眼的红盖头,却逃离了开往夫家的船,抬头仰望着翻山越岭的路,终于下定决心,独自一人,走过漫长的天梯。
泥泞的路染了红绣鞋,却困不住她坚定走向目的地的脚步。山路崎岖,也动摇不了被先辈们托举她的石梯。
这条路风辞走过,逃跑的新娘也走过。
这条路上纵然是前无古人,却后继万千来者。
哪怕顶着遮挡视线的红盖头,她依然走过风辞走过的路,站在了她的面前。
“抱歉,我来晚了。”
林清岁看见她站定,原本不理解的台词也自然流露,哽咽一句:
“没关系,我知道不容易。”
那盖着红盖头的人轻轻点头,回应了她。
“卡!可以!收工!”
执行导演拍了板,现场嘈杂起来,陆陆续续走了几波人。
剧情中这只是一个梦,是风辞的梦,也是“花旦”的梦,更是万千女性的梦。
林清岁这时候想起了奶奶和她的“花旦”友人,想起了容律师和她身边那个心思不一般的小鬼头,也想起了柳儿和杏儿。
她想明白也许江晚云特地让“风辞”穿上大红戏服,让“花旦”带着红盖头走来,特地把台词说得隐晦,除了明示女性力量之外,或许,真的有周语墨讲戏时说的那层含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