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隔很远,却因为?这?抹日?光,两个人又似乎联系起来,呈现出亲密画面。
邮差几乎不忍心打?扰这?祥和的场景了,他退后几步,准备先行离开。
反正问候教授,什么时候都可以!
只是他离开的脚步惊醒了伊拉拉,坐在椅子?上、穿着?长裤的小姐猛然苏醒,她警惕地扭过头,触及到邮差狼狈的目光时反而坦率地笑了起来。
明明是邮差撞破了二人私下相处的时光,可伊拉拉却非常坦荡。
她对着?邮差举起食指,轻轻“嘘”了一声。
邮差理解点头,然后又像是想起什么一样,从包裹中拿出一封信,蹑手蹑脚地走进卧室递了过去。
而后他按了按帽檐,算作?沉默招呼,才带着?笑意离开。
伊拉拉接过信件,定?睛一看。
信封上的落款是乔治安娜·达西。
享受片刻安宁固然重要,伊拉拉心想,但离开之后,也是时候推进下一步了。
与帮派“和谈”。
拿到达西小姐的信,伊拉拉悄声离开了莫里亚蒂的公寓。
天气难得转晴,伊拉拉决定多走几步路,享受一下难能可贵的阳光。
一身西装长裤的女性?走在街上,引起不少?人侧目。但伊拉拉并?不在乎,这甚至方便?了她行事——
谁只是好奇多看两眼,谁居心叵测,稍一留心,格外清楚。
走到街口伊拉拉就察觉出不对劲。
有人在跟踪她。
布鲁姆斯伯里区住的大部分是知识分子?,大学生?总要比工人更有涵养。哪怕伊拉拉穿着长裤,路过的年轻人多看两眼就会挪开目光,也不会出声议论、乃至指点是非。
因而当有人视线始终焦灼在自己后背时,伊拉拉第一时间就分辨了出来。
不过,对方不打算袭击。
若是像昨日那样,他们早就动手了。
什么?目的?
伊拉拉的头脑飞快转动,迅速制定好计划。
她的步伐依旧轻快,却是放慢了速度。伊拉拉摆出在街边闲逛晒太阳的姿态,逼迫跟踪自己的人也不得已放缓步幅。
现在是中午,学生?们离开课堂自然是饥肠辘辘。
在热闹非凡、赶着去餐馆用餐的大学生?中间,跟踪者始终与她保持着一定距离,装作散步的模样,实际格格不入。
三个人,最近的距离自己五六步远,伊拉拉用余光瞥了一眼,后面的人还摸出了香烟盒,好似在外消磨闲暇时光的路人。
她故意不急不缓地拆开信件,一边慢悠悠踱步,一边阅读达西小姐的来信。
达西小姐娟秀端正?的字体落入眼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