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天魏帝瞥一眼玉树临风的慕容熙,语气不豫:
“依朕看,逸康跟玄王,都是可造之才,只不过在富贵丛中长大,缺少历练而已。
“玉不琢,不成器。梁爱卿莫不是溺爱儿子,怕他出去吃苦,才故意贬损他的吧?”
慌得梁尚书赶紧跪地:
“陛下明鉴,犬子不才,亦是微臣的心病。倘若他能奋发,万里觅封侯为国效力,那亦是梁家之福。老臣怎会因舐犊而阻碍犬子成材?”
“哼!”
“纨绔一对儿,草包一双”的话语,还在刺痛着天魏帝的耳膜,他扬声道:
“传朕旨意,封梁逸康为郢州太守,姜世翊为郢州长史,相互辅佐,共同镇守郢州!”
朝堂哗然,太子瞠目结舌,可皇帝已拂袖而去,也无人敢多劝一句。
虽说负气重用了梁逸康,可天魏帝到底还是不放心,请了几位战场名将到宫里,为慕容熙和梁逸康教授军事、兵法、武功等课业。
他每日亲自过来考校,俩孩子的进步和实力,让他从意外惊喜,到刮目相看。
有一天,当着梁尚书的面儿考校过后,天魏帝洋洋得意道:
“你个老家伙,还瞧不起这俩孩子!你好好瞅瞅,无论武功还是经史策论,样样都出类拔萃!现在你可信后生可畏?!”
梁尚书忙拱手认错:
“还是陛下英明睿智,目光如炬,微臣惭愧不尽。”
半月后,皇帝语重心长叮嘱一番,就让梁逸康和姜世翊带着护卫,去往郢州赴任。
皇帝亲率众文武前去送行。清风萧瑟,落木纷飞,二人叩拜施礼,策马远去了。
皇帝乘着玉辇,带领一众文武回城去。
行至金陵街十字路口,见百姓围聚着,里三层外三层,水泄不通,外围的还踮脚伸脖,鹄立往里张望。
前面负责清道的护卫,吆喝着赶人,声音却被瞧热闹的人声压下去了。
“发生了什么事?”
天魏帝也起了好奇心。
武官冲过去驱赶人群,里面被围观的情形,赫然呈现在他们面前。
京城有名的青楼“丽春院”门口,绑着一个赤身裸体的中年男子。
他身材粗短,像个矮桶似的。身上不着寸缕,周身肥肉一绺一绺垂着,丑陋不堪。
应该是余醉未醒,他一览无余地被这么多人围观,却还在垂着头呼呼大睡。
官员仔细察看,认出此人竟是皇后的堂弟——昌远侯。
问明情况,官员过来向皇帝禀报。
原来昌远侯迷上了丽春院的一个头牌,近日频繁出入此地,昨夜又来此过夜,不知被什么人绑在外面的树桩上示众。
天魏帝闻言,勃然大怒。
他明令皇室成员和王公贵族为昭华公主守丧三月!
昌远侯担任京中左右腋的坐营,不思勤勉训练,竟然荒淫堕落如此,还敢公然违反律令,在守丧期间出入风月场所!
“绑了!”
皇帝吩咐,
“传朕旨意,削去昌远侯爵位,罢去左右腋坐营之职,待清醒之后,打四十板,流放三千里!”
他尤不解恨,又传旨革去昌远侯两个儿子的职务,一并逐出京都。
随行的太子脸色惨白,拳头攥紧,恨得咬牙切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