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宫,一场废黜玄宗另立新君的讨论,正在秘密进行。
太平公主向李旦及众宰相历数废黜李隆基的理由:李隆基是庶出三子,而成王李成器是嫡长,李隆基即位与礼法不合。而李隆基无论在东宫时还是即位后,都道德败坏,忤逆悖上,实不堪当天子重任。
太平公主表态后,窦怀贞、萧至忠、岑羲、崔湜皆以为然,立刻表态支持,而新任的兵部尚书郭元振则坚决反对。
郭元振怒斥窦怀贞等人皆阿谀顺旨之辈,当今陛下虽不是嫡出,但于铲除韦氏乱党有功,即位以来裁汰冗员,严格官员选拔,一改吏制,即使有过,但还未到废黜的程度。道如今北境战火未平,若又废帝,必影响北境之战。
郭元振是三朝元老,无论是武周时期还是中宗李显时间,都未参与党争。为人正直,对大唐忠心耿耿。韦后弄权时,意欲收揽郭元振为已用,郭元振不从,还遭到过暗杀。与李隆基更无任何交集,因此李旦才放心将兵部交至他手上。
郭元振表明态度后,另一位宰相陆象先才明确表态反对废帝,此人是太上皇李旦的嫡系。
七个宰相中四赞同二反对,而魏知古则未表态。废帝一事,暂无统一意见,太上皇李旦未表态,只是说了一句待天子巡视北地后再议。
太平公主府。
宰相窦怀贞、岑羲、崔湜以及禁军统领常元楷、李慈正在听从太平公主的安排。
众人中间,是一张长安舆图。
太平公主道:“常、李二位将军率北门羽林卫从玄武门攻入武德殿,窦相、岑相在南衙率兵响应,南北夹击。”
崔湜道:“是否等到李隆基出京再予追杀?届时他无法再调动羽林卫。”
太平公主摇头道:“不妥,我一直怀疑李守礼和那两万人马的去向。”
太平公主手中拈了个纸条,递给崔湜:“这是从邠王府截获的密函”。
崔湜打开纸条一看,冷汗直流:“原来邠王与郭元振早有勾结,难怪郭元振极力反对废帝。这么看来邠王假意出征幽州,实则受了李隆基之令埋伏在长安城外?难怪他到了幽州一直龟缩不出。”
窦怀贞同样惊道:“万一公主所料为实,就算我等在宫内诛杀了李隆基,待邠王率大军攻入,我等岂不成了瓮中之鳖?”
太平公主冷笑道:“除了李隆基,还有太上皇,难不成他能将养大他的叔父也杀了不成?诸位不用担心,邠王,我自有办法对付。”
岑羲道:“那得也防着邠王提前入京,影响大事。”
太平公主拍了拍手:“我向诸位引荐一人。”
帘后,进来一个中年男子。
“贺兰锐!”崔湜惊叫道:“公主,此人是邠王的人,怎会在此?”
贺兰锐一双锐利的鹰眼看向崔湜:“崔公恐怕误会了,我贺兰锐,向来只忠于强者。”
太平公主道:“如今贺兰将军是朔方军的副统领,有他和朔方军在,保管李守礼入不了京。”
四月初六,玄宗李隆基出京前夜。
亥时,自玄宗李隆基所居住的大殿武德殿,发出振天的厮杀之声。厮杀之声自东向西,一路从武德门、传到了虔化门,直奔北门禁军所在的玄武门而去。
李旦闻到鼓噪以及惊叫之声,提了把剑出了太极殿:“何人作乱?”
他第一反应是太平动手了,对于太平在禁军中的布置,他一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太平一直想立李成器为帝,借用太平之势将李隆基拉下帝位,是他与太平的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