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龙政变之后,朝堂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随着武氏集团主要势力的覆灭,武氏的残留势力迅速倒向韦皇后,朝中要职悉数由韦皇后把持。再加上皇城禁军皆由韦皇后娘家侄儿控制,朝堂形成了韦氏一家独大的格局。
据说那些支持李唐的朝臣不停地向邠王递帖子,盼望邠王能出面主持大局,能与韦氏抗衡一二。但自从武三思一党覆灭后,邠王便不再理会朝中之事,要臣官员一概不见。却整日沉迷于马球狩猎等玩乐之中,让那些想重振李唐雄风的大臣心灰意冷,抚胸长叹,直道李唐气运将尽。
邠王虽然不理朝政,但圣宠依旧不衰,常见陛下独招邠王于太极殿中陪伴,或下棋,或闲谈,胜似亲子。
要说变化最大的,还属皇帝李显。对于李重俊的背叛,李显深受打击,龙体大不如前不说,对朝政也日益懈怠,而是耽于养生玩乐。太极宫中日日歌舞不休,和尚道士络绎不绝。
除了歌舞外,陛下在玩乐上更是别出心裁,这里列举一二。
前几日,陛下下朝后带着皇后、妃子、公主、一众大臣突然亲临玄武门,把守城戍卫吓了一大跳,还以为陛下是来突袭检查城门防务,防止再来一次宫廷政变。谁知陛下登上城门后,竟是亲自指挥让宫女太监们拔起河来。
有些谏议大夫上前规劝天子如此有失体统,李显就让在场三品以上大员加入拔河队伍,道是天子指挥太监宫女有失体统,换成朝廷大员方能彰显天子权威。但三品以上大员中不乏年老体衰之人,当八十多岁的中书令唐休璟和左仆射韦巨源为博君主一笑亲自上阵,颤颤巍巍、抖抖缩缩地随着绳子的移动摔倒在地,爬都爬不起来时,李显、韦皇后及一众妃子、公主大笑不止,好不热闹。
除了观看纤弱的宫女和年迈的朝臣拔河外,这几日宫中又办起了市集。太极殿前那处空地支满了各色铺子,宫女太监扮作商人,有卖笔墨、珠宝的,有卖宫廷玉酿的,有卖鲜花盆栽的,甚至还有卖肚兜香囊的。
细看那些顾客,有内阁宰相、六部堂官、将军督尉。。。。。。当然了,还有天子皇后。个个儿与宫女太监讨价还价,吵嘴谩骂,面红耳赤。只因陛下下了令,如哪位演得不像,轻则降职,重则下狱,要想讨得圣上欢心,必得拿出看家本领来。此时的太极殿前,比起长安东市毫不逊色。
还有一趣事不得不说。昨日陛下设宴,饮酒作乐不提,还当场作了回媒人。说是宰相窦怀贞在宴席上对着一美貌宫女上下其手,言辞荒唐。陛下不仅没有不悦,还言心疼窦卿夫人早逝,孤苦伶仃,要当场为窦相娶个夫人,窦怀贞连连答应,喜不自胜。
不一会儿,宫女们从后宫引着一位盛装打扮,头戴花钗,以团扇遮面的女子。窦怀贞喜滋滋地在李显主持下拜了天地,呤了却扇诗,待拿下女子面前的金丝团扇,摘下花束金钗,看到的竟是位橘皮皱脸老妇人。众人定睛一看,原来是韦皇后年迈的乳母王氏,众人只见窦相一张脸由红变白,由白变绿,又由绿变青,比那五色琉璃盘还精彩。
李显带着头拊掌大乐,一众大臣哄堂大笑。这窦怀贞更是将舔不知耻发挥到了极致,舔颜向李显及韦皇后伏地谢恩,自称“圣翊皇后阿?”,被街头巷尾传为笑料。
李显在层出不穷的玩乐中,有件事一直没有放松,那就是对李重俊宫变幕后朋党的调查。李显始终觉得以李重俊的能力,不足以调动羽林卫在长安城以及宫内制造如此大规模之乱,再加上韦皇后与安乐公主日日在他耳边吹风,使得李显疑心病更重。负责调查案件的大理寺丞宗楚客,近日里往皇后的紫薇宫跑得十分殷勤。
胜业坊邠王府。
徐秉茂正在向李守礼汇报近日宫中消息。近日李守礼称病辞了早朝,仅参加初一、十五的朝会。
“参与宫变的羽林卫有一人招供相王和太平公主参与宫变,宗楚客已上奏陛下将相王与太平公主下诏狱。陛下已命吏部侍郎萧至忠审理相王、太平公主谋反一案。”徐秉茂将近日宫中邸报递于李守礼。
李守礼正在书案勾画阁楼,听到此处道:“萧至忠任吏部侍郎兼任御史中丞,是苏珦长官,由他主审,合情合理。让他主审,还有一个原因,他是武三思的人”。
徐秉茂皱眉道:“让萧至忠主审此案,陛下是想定相王和太平公主之罪啊”。
“陛下处可能还有转寰余地,但皇后怕是等不及了。”李守礼淡淡道。
“殿下可要出面?”徐秉茂想邠王与相王感情甚笃,肯定不会看着相王落难。
李守礼摇摇头:“本王出面反而会加重陛对相王的疑心。”
李守礼把邸报递回徐秉茂:“你去趟延康坊,把邸报给张小姐送过去,听她吩咐即可”。
徐秉茂低头应是,心头却是难掩惊讶,难道这张小姐还能左右朝堂局势?
延康坊的李府,徐秉茂熟门熟路。之前无非是送些节礼,倒是第一次与张小姐谈论朝政,他本来想把萧至忠的来历背景细细与张小姐说说,谁知张小姐只是问起萧至忠母亲的寿辰。
“我记得前几日萧家向外祖母递了请帖,道是萧母八十大寿,徐长史可知具体日期?”时雨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