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蛮轻轻抚上她的肩:“包在我身上。”
第二日,阿蛮借口先选块布料,但需要人参谋,便邀着柳夫人与她一同去西市布坊选料子了。
花娘见柳夫人离开后,进到后院,敲门。
“直接进就行。”柳三虚弱应道。
花娘吱呀一声推开门,只见柳三趴在床上,被子搭在身上。屋子里浓密的药味直冲鼻头。
柳三转过头,见是花娘。有些惊讶:“花娘,你怎么来了?”
花娘见他面色苍白,人也消瘦了一圈。一想到要不是他死里逃生,自己可能再也见不到他了,眼泪又往下掉。她不喜欢这样的自己。
柳三见她哭了,有些慌乱。挣扎起身欲安慰她,结果扯到伤口,痛得龇牙咧嘴的。花娘赶紧上前按住他:“别乱动了,当心伤口。”
柳三嘿嘿傻笑:“见你落泪,我心里急。忘了还有箭伤。”
二人又聊了一阵。柳三还在病中,很快就体力不支,还强撑着与花娘聊天。花娘见他面露倦意,叮嘱他好好休息后准备离去。
“花娘,你…还来看我吗?”柳三恋恋不舍。
花娘擦掉眼泪,粲然一笑:“还来的。”
柳三这才笑着趴下休息了。
一场雪后,也就到了大年三十。这日,阿蛮和小桃早早起来床,将屋里屋外都打扫了一遍。小桃出门买菜和生活用品,今儿要多备一些,到了正月,大家都在家团聚,商贩少了,物品价格就会上涨。
阿蛮将门口旧桃符一一取下,换上书写“岁岁平安,年年有余”的新符,而后又在门板上绘上琼、尉迟恭画像。小桃回来的时候,阿蛮还在画人像。
“没想到娘子还会画画儿。”
“少时学过,偶尔画画。”阿蛮道,好久未画,手生了不少。
二人吃过午饭,同到月娘家坐了会儿,与她聊聊天。月娘虽与齐录事还在冷战中,但已经振作起来,不再期期艾艾。只是那美娘,时不时找事恶心一下月娘。
待天色渐晚,二人回到家中。小桃备好了长明烛,桌上摆好了屠苏酒、五辛盘、瓜果糕点。
忽闻东北皇城方向传来声响。“傩!傩!”二人出门,发现大家都在往坊外跑。
原是宫廷驱傩仪式开始了。阿蛮带着小桃跟着人群向东行走到朱雀大街口等着。此时朱雀大街两旁已经站满了人。长安在今夜解除宵禁,东西市临时开放。大家可以通宵宴饮、逛夜市。
约莫等了一个时辰,驱傩队伍出了宫门,沿着朱雀大街走近了。只见一戴黄金四目面具的驱鬼官,带着五百名左右身着红衣,头戴面具,手持鼓鼙的垂髫少年,边唱边跳《兰陵王入阵曲》舞步,往城南行进。
驱傩仪式结束后,还有一群少年子弟装扮钟馗,敲锣打鼓沿街游走,驱赶年兽。阿蛮和小桃混在人群里,跟在他们身后,一同驱赶晦气。
北方大明宫殿内庭燎煌煌如昼。安福门外早已立起灯轮,悬挂了数百盏油灯,人群在等下唱歌跳舞。
二人又携手走向西市,树上挂满了灯笼和彩缯,街边小吃摊已经支起了锅做各式糕点,小郎君们乘马共游,孩童们挥舞着缠着彩帛的竹竿跑来跑去。整个长安笼罩在灯光和热闹之中。
到了西市,入眼就是西域幻术吐火吞刀,再往前走就是龟兹乐班演奏。街头摆放的是各种皮货、香料、美玉,波斯商铺悬挂着各色料丝灯,随处可听的是人们的喝彩声,胡商用生硬的唐话高喊:“岁末折沽!”
忘忧酒肆门口挂满了葡萄藤,二人找到花娘,阿蛮掏出一串红线串起的铜钱:“新年快乐!岁岁平安!”
花娘第一次收到压祟钱,喜极而泣。抱着阿蛮不松手。而后进入酒肆,拿了两壶葡萄酒塞给她:“新年快乐!”
二人在西市玩到亥时后归家。小桃端出炭盆,点燃长明灯。阿蛮拿出压祟钱递给小桃,二人同时喊出:“新年快乐!”。
他俩相视而笑,围坐盆前,一同守岁。接近子时,街头巷尾响起了爆竹声,他俩也到门口点燃竹节,长安城里爆竹声此起彼伏,彻夜不停。
约莫丑时,阿蛮熬不住了,靠着小桃睡着了。
新年的第一缕阳光洒在了长安城上,也洒在了长安百姓心头。
元日到了。
阿蛮早早被小桃唤醒,二人吃过早饭,小桃将前几日拾的竹竿挂上长布条后,立在院中。阿蛮不解,小桃笑着解释:“这是幡子。保佑我们宛娘子长命百岁!”
阿蛮跟着笑:“还有小桃也要长命百岁!”
说罢二人哈哈大笑着梳妆打扮去了。
待收拾完,阿蛮又有些困倦。小桃拉着她:“新年第一天不可贪睡。走,我们出门去。”
阿蛮打着哈欠,被小桃拖到街上。此刻街上已经站满了人,大家换上新衣,扶老携幼在街上出游闲逛。
只见大街小巷的舞龙舞狮、百戏杂耍、皮影傀戏表演接连不断。偶有贵家子弟骑马经过,欲踏雪寻梅。
二人在街上玩够了,便去了月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