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聚商场位于临海大学附近,刚开业不久,是个吃喝玩乐一应俱全的综合性商场。
一楼南中庭。
救助站的志愿者们身披统一的红色马甲,向过往的行人发放“领养代替购买”的手绘传单,宣传领养活动。
左边是猫德展示区,由长桌拼成一长直线,每张桌上叠放着两层的铁笼。待领养的小猫们整齐地待在笼子里,在志愿者的看护下,承担起了揽客的工作。
中间立着超大KT板,详细展示了待领养小猫的姓名、性格和喜好。
右边是苏澄负责的领养信息审核区,每位领养人都需要签订领养协议,并能接受不定期的回访。
虽然是周六,但炎炎酷暑下,商场的人流量比预想中少很多。
这年头实体经济不好做,加上荟聚商场新开业不久,还没打造出品牌效应,大部分的店铺都是门可罗雀。也就到了饭点,在几家网红餐厅门口能见着些人气。
偶尔有推着童车的一家三口路过,小朋友看到可爱的小猫,刚兴奋地“喵”出声,就被家长嫌弃地匆匆拉走。
救助站的前身是临海大学的学生社团,专门救助校园里那些受伤的毛孩子。后来这些创始成员们离开校园步入社会,创立了面向全社会的公益救助组织。
起初纯靠救助人和志愿者为爱发电,后来有几位学设计的学姐,给救助站的“开朝元老猫”绘制了专属卡通形象,做成冰箱贴、吧唧等周边售卖,虽然赚得不多,但总算能维持救助站的日常开销,让毛孩子们能吃上富含营养的猫粮狗粮。
但救助站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关键还是要打通领养渠道。
现在很多被救助的流浪猫狗,虽然得到了妥善的治疗和照顾,但如果找不到愿意领养的人,要么“砸”在救助站手里,要么只能再次被放归街头。
在这个流量至上的时代,救助站也试着运营过自己的自媒体账号,将他们救助小流浪的日常剪辑成短视频吸引关注,但是苦于缺少曝光和营销的门路,点赞转发都少得可怜。
后来他们决定试试线下活动,碰巧遇上主打宠物友好的荟聚商城新开业,两边一拍即合,达成了互免合作。
可惜精心准备的领养摊位前,无人问津,冷冷清清。
小猫咪们撒娇卖萌的浑身解数无处能使,只能被迫摸鱼,在猫包和铁笼里呼呼大睡。
苏澄盯着空荡荡的领养人信息表,心里一阵失落。
她想要不要在朋友圈里再发个宣传,毕竟她的列表里存着不少老客户,有之前上门喂猫的,也有咨询过宠物情绪疗愈的,也算是目标群体。
她从兜里摸出设了免打扰的手机,却发现消息栏里已经被短视频软件的提示挤爆了。
平时她只是偶尔分享一些关于宠物情绪的短视频,拢共没几个粉丝。
带着好奇和疑惑,苏澄点开主页,发现前几天发的领养活动海报竟然莫名其妙地火了,一条视频收获了上百个赞,浏览量更是突破了十万。
她受宠若惊,这泼天的流量终于轮到她了?
手指划开评论区,苏澄打算称热打铁,回复领养活动的相关信息,好给活动现场拉点人气。
可仔细一看评论内容,她却发现,事情好像不太对劲。
[前排围观霸天虎的麻麻,按爪]
[霸天虎:在家里叫我咪咪,懂?]
[我家猫看了说这是摆拍]
苏澄不明所以,她明明没有在这个账号上发过任何关于霸天虎的视频啊,她被开盒了?
再往下看,几条评论初露端倪。
[天呐!渡神的唯一关注!]
[上面的,现在是舟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