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这些案件他们都曾经去请个领域的专家帮忙,试图破解。
然而,从这些案件的资料至今还堆放在这里就能看出,之前的尝试都失败了!
之后,时不时会有一些在过去也曾有过“战绩”的探案爱好者或刑侦专家“朋友介绍”下,得知了这些案件的难度后,慕名来“挑战”。
只不过…
他们来的时候,都是——哦莫斯罗伊(有趣)!
走的时候,一个个——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柳乘荫不是第一个他们警局提出希望帮忙侦破这些陈年难案的人。
柳乘荫只是又一个的“哦莫斯罗伊”而已。
不过,在见证了柳乘荫在不久前所展示出来的那神一般的破案能力后,李先安不禁产生了一些超乎以往的期待来——兴许,他能成为这些案件的“终结者”!
这份期待,才是李先安“楞了一下”的原因。
得到了李先安的同意后。
柳乘荫转身从那堆档案里看似随意地抽了一个袋子出来,然后将其打开来看。
虽然他已经得到了答案,但只是摸一摸包装就知道里面内容这种事情实在太非人类了,为了假装自己只是正常人,他还是的翻一下才行。
在柳乘荫的印象里,这个袋子里的案件虽然不知最简单的,反倒是因为资料少的缘故,导致这个案件甚至算得上是他已经解开的那些案件里比较难的一个。
但却是他已经解开了的案件中资料最少的,因此,他很快就能翻完。
不能浪费时间。
早翻完,早揭晓答案,好让警局里的人手早一点动起来,免得“闲置”太久。
好不容易得会儿闲的警员们:我谢谢你!
柳乘荫再次施展出他那极快的翻阅速度,刷刷刷下去,每一页都是几秒就过。
对此,周围人最开始的时候看到这一幕,免不了感到有些惊讶,但此时他们都觉得“可以理解”了。
柳乘荫为了图快,所以不可能眼睛将资料的每一行都扫一遍,所以,他的目光跳跃的,在页面上随便“跳”几下就可以翻篇了。
然而,这在旁人看来,柳乘荫就好像在寻找什么的似的…
然后,他们就“懂”了!
最先“懂”的是李先安。
因为他“有经验”!
在他看来,柳乘荫看这些资料的方式并不是类似于“看书”那样逐字逐句。
而是像在“查字典”那样,根据需求从文字中寻找自己要找的东西,至于看到字形和词义与自己想找的信息有关联的部分时,才会停下来细看。
李先安在过去办案时,突然来了灵感,想到凶手如何实施犯罪的一种可能性。
为了验证想法成立,李先安就会通过查找资料或再次调查现场,寻求该可能性的可行性。
如此一来,柳乘荫之所以用这种阅读方式,就说得通了!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柳乘荫只是看了案件的概括,便从中便猜测到了罪犯可能的作案手法,现在他就是试图从这些资料中寻找可以验证自己想法的信息。
合情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