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明白,陛下破例提升他为正一品,执掌御史台,为的就是让他的身份地位权势更强,好能更好的保护自己。
皇恩浩荡、君父爱护之心,他又怎能不感动?
“这是你应得的,大乾有功必赏、有过必罚,从不会例外,接旨吧。”明古语气颇为温和、其篤定道。
又引起一阵羡慕嫉妒恨。
海青田还想再说些什么,但触及皇帝的目光后,还是没有再拒绝,郑重的接旨。
大殿之中,各种的羡慕嫉妒恨之余,上至內阁眾相、下至寻常的五品官员,
大多更加沉重。
海青田这块又臭又硬的石头以后执掌御史台,又成为正一品,將会带动著整个御史台的威势大涨。
从此以后,必会更加严厉的盯著官员们,他们更不好过了。
封赏完海青田,明古继续对其余人依次封赏。
这一次大清理中,那些本就是明古特意抽调的一批精兵强將,个个都是立下了大功。
俞龙献、沈瑞这些出身大乾本土的人暂且不说,包正、宋辞这些来自藩属国的人才,真正走入了大乾的高层舞台。
明古毫不吝嗇,按照功劳对他们大肆封赏。
將他的態度表现的淋漓尽致。
他看好这些人,喜爱、重视这些人。
这算是他对这些人的一种保护。
因为这些人如今的敌人,的確是太多了。
就这大殿之中,敌视他们的就有十几万,绝不介意合適的时候推他们一把。
待有足够份量的封赏结束,明古没有再多说什么,宣布散朝。
绝大部分人都鬆了口气,即为皇帝没有再做震惊的事,更为他们皆清楚,至此、大清理真正结束了。
想想这一次大清理涉及之大,力度之深,很多人此刻都仍不禁感到心有余悸还好,总算是渡过了!
这一次朝会结束后的影响力,自然是无需言语的。
单单是各地人心,都开始真的安定下来,大乾的船头再次转向扩张发展上面即便是明古,也放下了一些不满,没有再处置任何相关的人和事,还和海青田说了一些,让御史台暂时安静些,先稳定的让大乾船头转舱以后再说。
隨后几年,在大乾近乎所有高层的齐心协力下,大乾再次回到了高速扩张发展的道路上。
转眼间,就到了洪武两千五百年。
这一个百年,大乾的重心在大清理上,扩张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至这一年,大乾疆域为三域一百七十八道、一万七千六百三十四州,相比较於洪武两千四百年,只增长了十八道。
增速为洪武两千五百年来的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