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风前絮 > 顺生龙场悟道(第1页)

顺生龙场悟道(第1页)

“娘娘,”他突然跪下,“娘娘抬爱照拂,微臣自是感激涕零。入仕之前,微臣立定做纯臣之心,只求有功于江山社稷,不求闻达于贵族诸侯。娘娘胸怀坦亮,微臣战兢之心不便隐瞒,还请娘娘谅解。”

朱慈点头,又道:“陶大人,你是聪明人,很多话不用本宫多言。古语道,道不同不相为谋,请大人仔细想想,大人之道可与本宫之道有碍?”

他惊觉抬头,迎上朱慈虽然虚弱却又坚定的神色:“道同者为上,无碍者为中,相斥则为下。大人不愿与本宫行上道,那无碍行中道,是否符合大人心愿呢?”

“娘娘,”陶然低头,心中涌动,不知该说什么。

“本宫何曾阻了大人行纯臣之道?难道,帮本宫顾好太子,育他长大成人,违拗了大人的心意了吗?”

陶然行礼:“娘娘,微臣愿克尽教养之责,必不负娘娘期许。只是进士及第,按往例只能位居从六品,陛下重开殿选,娘娘又擢拔微臣,微臣只怕。。。。。。”

“怕谢渊多心?”

陶然叹道:“是。”

朱慈笑了,后面掌事宫女早抬了软椅过来,她气喘吁吁地坐下,笑道:“陶大人若连这点都畏惧,本宫倒算是看错了人。”

陶然抬头,心情有些阴郁起来。

“这世间,本就是个斗兽场,人虽有道,人道之上亦有天道。天道虽是不明,但本宫想来,无非就有四个字,生,老,病,死。这人道就复杂得多了,但说到底,不过是把上天早已决定的事换作人能理解的筹谋,陶大人,朝中种种,岂是人力做尽就可翻云覆雨的呢?”

陶然听懂了她的意思,回道:“可微臣亦不愿做个黄老之人,只知安居自保,一味躲懒苟且,不求上进精业。”

“本宫知道,”她笑,“既如此,你就随你的本心,但结果如何,走到哪一步,却该顺生而为,不该一味躲避畏祸。”

她指指前方的水波:“好比这湖面微漾,是太子行船的缘故。但朝廷后宫,天下世道不是这死水,它有流向。河中亦不止太子这一船,而是千帆竞进,各自为营。那些水波涟漪交织在一起的痕迹,引入大江潮流,荡起再大的波纹,看也不见。”

“陶大人,你自问清高,是太看得起自己荡起的水波了。不出两年,你就会知道,任人怎么搅动,风云也不会是任意一人搅动起来的,天道自成而已。你斗,或是不斗,争,还是不争,不过这天道中小小的一粒埃尘,今日种种忧思,连想一想,都是浪费精力。”

陶然沉吟半刻,叩首道:“娘娘深慧,微臣自愧不如。”

朱慈道:“你肯想,就证明你不是全无觉知的,也不是毫无希望。太子交给你这样的人,本宫也才能放心,陶大人,万勿叫他学得懦弱之气,读圣贤,辨是非,是为了活得更自在,更能在这复杂的宫廷中破破烂烂地活下来。这些话,是今日本宫教你的,你记在心里,日后若有所悟,也能传得太子两三分。”

陶然心中感激,又叩首了一次,问朱慈道:“这些话,娘娘为何不自己与太子说?”

她看天,有两只白鸥飞过,叹道:“天命有限,人力可为,太子太小,这些话,留待后日教诲也不急。”

语罢,她似要起身,扶手的力道却有些颤抖。陶然慌忙起身去扶,皱眉自责道:“微臣愚钝,不识娘娘之心,倒叫娘娘讲了这样许多。”

她像对晚辈似的拍拍他的手,笑道:“本宫年轻的时候,脾气比你还犟呢。天下哪个能人不是犟种?你看看陛下,一把年纪还说一不二,怎么不是人之通性呢?”

风大了,后面跑来一小丫鬟,先是和皇后的掌事宫女说了些什么,得了允准,又跑到皇后跟前,行礼道:“皇后娘娘,静贵人说。。。。。。”

她看了陶然一眼,袖口被风吹起,露出金灿灿的镯子。

“但说无妨,”朱慈道。

荷青垂眸:“静贵人说,有兄长季阳的消息,想同娘娘先谈。”

朱慈愣了愣,点头道:“叫昔昔未时正刻来毓德殿吧,本宫要休息片刻。”

“是。”

陶然看了荷青一眼,对朱慈道:“微臣送娘娘回去。”

“不必了,”朱慈咳着嗽,“这里风光不错,陶大人自便就是。”

她疲累地扶着掌事宫女回去了,陶然望着远去的队伍,片刻后才问荷青道:“姑娘是凤仪殿的人?”

荷青点头,行礼道:“我家二小姐请公子绛荷轩一见。”

未时正刻,崇天殿中,祝长风身着七章纹绣冕服,款款走进崇天殿。四品以上朝廷重臣皆左右列席而坐,众人的目光都焦灼在他的身上。

长风身后跟着长长的宦官队伍,一席人在中庭立定后,宦官分散至各重臣席位身后,独留他一人在中,缓缓跪拜。

“草民,见过陛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