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夏的神话传说里,共有两对门神。
老门神指的是神茶和鬱垒,早在《山海经》中便有记载一一东海中有度朔山,山上有大桃树,盘曲三千里,东北有鬼门,万鬼出入於此,天帝派神茶、鬱垒二位神人在此镇守,负责管理万鬼,若发现有害人之鬼,就用苇索將其缚住,
射以桃弧,投给老虎吃掉。
至於新门神,指的是秦琼和尉迟恭两位唐朝將军,相传唐太宗李世民晚上睡觉常常听到臥室外边拋砖掷瓦,鬼魅呼叫,弄得后宫夜夜不寧。
他將此事告诉群臣,大將秦琼说:“臣戎马一生,杀敌如切瓜,收户如聚蚁,何惧鬼魅?臣愿同敬德披坚执锐,把守宫门。”
李世民同意,当夜果然无事,自此以后,便让二將夜夜守卫,后来李世民念及他们彻夜辛苦,於是吩咐画师,绘二將军真容贴到门上,以画代人,邪崇自息。
从那时起,秦琼和尉迟恭在民间逐渐取代神茶和鬱垒,被更多的百姓张贴於门上。
我思考再三,做出了决定。
“还是刻两位老门神吧!从我们鬼匠的角度分析,神茶和鬱垒属於正神,而秦琼和尉迟恭属於人神,一般来讲,正神诡像比人神诡像,威力更大、效果更好。”
胡眉接著问我。
“那刻完这两尊诡像,是不是要摆在门上?要在门上挖两个神凳吗?”
“那可不行,”我断然拒绝,“这东西能防鬼,能防对明月有杀心的修士,
唯独防不住对明月没有恶意,却贪財的普通人,咱要是把诡像摆在大门上,不出三日,就得被人给偷走。”
按照现在的金价,两百克黄金价值十几万,谁见了不心动。
“那你打算怎么做?既然是门神,肯定还是要摆在门上,且必须朝外的吧?
》
我点了点头,胡眉说的一点都没错,门神自然是要对外的。
“我准备尝试一种全新的金雕工艺。”
胡眉的好奇心被我勾了起来,她小跑到我面前,眨著眼睛问道:
“什么工艺?”
“泥金!”
所谓泥金,就是將金子製成金箔,再將金箔碾碎、研磨成粉末,达到一定细度,然后加入胶水等介质製成金泥。
最后再用工具蘸取金泥在画布、纸张或其他载体上进行绘画创作,可通过平涂、勾勒等手法表现出各种图案和形象。
听完我的解释,胡眉恍然大悟。
“这跟我小时候用手抓著泥巴在墙上作画差不多嘛!”
確实差不多,我小时候也这样玩过,只不过是用树枝刮泥,从不下手,倒不是我爱乾净,纯粹是男孩子更喜欢从身体中取水和泥。
因为是第一次使用泥金做金雕诡像,我和胡眉抱著《纵鬼篆》研究了半天,
才开始动工。
光是第一步制金箔,就把我和胡眉给难住了。
按照书中的记载,想要製成金箔,总共需要“化条”、“拍叶”、“落开子”、“炕炕”、“打箔”、“出具”六个步骤,除了最后一步“出具”是把打好的金箔从模具中取出来比较简单,其余五步,都非常繁琐复杂。
胡眉问我。
“陈九,咱们为啥不买现成的金箔呢?”
古代的金箔是人工製作,麻烦得要死,但现代的金箔,直接电解沉淀,要多少有多少,多到有些餐厅直接往食物上撒金箔,藉机提高菜品的价格。
我嘆了口气。
“我也想买现成的啊!但在垂打金箔的过程中,要把自己的烈注入进去,这样製成的金泥,才会在作画时紧密融合,所以—-没办法偷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