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行了,这事我会尽快的落实。”
王东来也是有点尴尬,赶紧把电话给话了。
一开始他是想针对那些流言来兴师问罪的,不过被陈丹这一顿怼也是没话说,毕竟说到底这麻烦是他找来的,不找他却算在陈丹的头上确实过份。
“这混蛋,还有脸来问我?”挂了电话,陈丹忍不住骂了一声。
陈丹这会在市区,站在国商大厦前有点故地重游的感觉,脑子一时是有点恍惚。
熟悉的天合商贸门前,摇身一变成了米蕾商贸,多少给人一种物是人非的惆怅感,虽然年纪不大但再世为人陈丹总会产生不少这样的感慨。
用自己的卡刷开了公司的门,进去一看大多都是生面孔,只有几个跟着米蕾的老员工算是认识的。
“陈总!”秘书处的人第一时间凑了上来,为陈丹带着路。
“米总还有多久到酒店那边?”陈丹看了看时间问着。
“大概还有一个半小时才能到,您先休息一下我去给您泡杯茶。”
说着话她打开了门,陈丹还是第一次来到自己的办公室,虽然早说了没这必要,但米蕾俏皮的说了反正多出来一间不用白不用。
哪怕陈丹是甩手掌柜,但大老板就是大老板,没间自己的办公室很不像话。
说是办公室,还不如说是一个休闲的客厅,最显眼的是巨大的落地玻璃穿,还有一个仿古的茶几和桌子,擦拭得是一尘不染。
办公桌在一旁摆着,空空如也不过是个摆设而已,文件柜里也没什么东西好在电脑能开机。
陈丹往这一座,喝着茶插着U盘开始看米蕾传过来的那些资料,严格来说是这一趟她德国之行的收获。
应该盛赞一句,米蕾这一趟德国之行花了一个多月,确实是斩获颇丰。
很多品牌公司不只是签了合作意向,连亚太区的代理合同都签了下来,囊括的各个品牌都是婴幼用品的生产商,可以说米蕾一开始把定位做得很明确。
瞄准二胎市场,打造高级别的进口平台。
后世的一切证明了她的眼光和策略是对的,用了不到一年就完成了实体和互联网的建设,商业手段之强堪称是赏心悦目。
好笑的是二胎市场其实她有个定位是错的,因为就算放开了这个限制,被期待为主力军的80后和90后居然都没有生的意向。
主要是教育配套,高房价等一系列的压力抑制了年轻人的生育欲望。
反倒70后成了主力军,生完坐月子的时候女儿帮忙伺候着那种,绝对是让人大跌眼镜。
这些她发来的资料很是详细,不过陈丹是看都没兴趣看。
就算自己是大老板陈丹也不想在旁边指手划脚,蝴蝶万一煽动翅膀改变了未来的话那就是罪过。
顺着龙菲给的小道消息,陈丹找到了那个洋色鬼的资料。
仔细的看了一下陈丹是哭笑不得,还以为是什么重要的大公司,原来是一家地方性的婴儿围兜制造商。
说白了就是服装厂,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的那种,而且所谓的大牌子也只是地方性的,在德国连家喻户晓都算不上。
他的数一数二,只是因为他家专门做这个,细想一下似乎没哪家服装厂的产品会如此单一。
因为服装业受到外来廉价冲击比较萧条,服装制造业在他们那边一直是零零散散,严格来算的话简直是上不了台面。
“有意思了!”陈丹越看越好笑。
米蕾团队的功课做得很足,找上这一家的同时,也会对其产能和品牌做一个评估。
这一家的估算其实不高,因为技术含量低加上市场前景的预计也不高,也就是说有大量的其他品牌可以取代,并不是米蕾和龙菲说的那样重要。
那她为什么要和龙菲说的那么严重?陈丹沉吟了一下,大概是那时候米蕾在忙,龙菲又去粘着她所以她有点心烦随口说的吧。
当然米蕾的签证也是有日期限制的,行程都安排好了没时间去找其他的公司,这点上的可能性更大。
将资料都考察完了,陈丹径直的离开了米蕾商贸。
车子刚开上路就接到了龙菲的电话,那头的她焦急的说:“好了没有啊,我都快到家了,赶紧过来陪我换衣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