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上那么多她未曾见过姓名的李姓帝王,也说明她终将还政。
看天榜刘庄之名,天幕应是以登基后的姓名为准。
天幕只认“李显”,不认“李哲”。
只是李显的声誉与民心排名……怎会如此之低?
低到几乎位处昏君之列!
还有李隆基是怎么回事,他是李旦之子,又怎会登基为帝?
在民心榜位列第二,甚至高于太宗皇帝。
声誉值却是昏君中居下首?
………
赵匡胤面沉如水。
他没能在榜上找到弟弟赵光义,也没能找到自己的子嗣。
这个问题不大,赵姓皇帝很多,可能是如汉明帝刘庄一般改了名字。
也不是因为他被天幕评价为“稍逊风骚”。
能与唐太宗齐名这是荣幸。
更不是因为仅在中上游的民心。
“群成员”列表上的帝王,民心榜上除了秦念李世民这样升无可升的,名次都在上升。
包括始皇帝嬴政。
唐玄宗李隆基民心榜位列第二,这民心或许指的是开元盛世之时。
真正的问题在于赵姓帝王于天榜的排名普遍较低。
甚至有人比胡亥杨广还低!
别说前九只有他一人,双榜前百加起来都找不出几个姓赵的!
大宋后世帝王,怎会平庸甚至昏庸至此?
………
朱元璋正准备立朱允炆为太子。
既是因为朱允炆是嫡长孙,也是因为他纯孝。
可天榜一出,朱元璋就知道此事必须从长计议。
朱棣与朱允炆同在天榜之上。
是允炆和他的父亲朱标一样早逝,还是朱棣行篡位之举?
但看到朱棣在声誉榜上的排名远高于朱允炆时,朱元璋已是有意改变原先的想法。
………
朱棣已正式迁都北京,正在大祀南郊,却见天幕悬空。
“陛下!这是吉兆!”
民心榜上的名次正在快速上升,足见大明百姓见朱棣名列前九时,皆认为朱棣才是正统天子。
朱棣笑容满面。
毕竟不止他排名前九,与父亲同处“群成员”之列,太子朱高炽的排名也不算低。
孙辈朱瞻基亦在天榜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