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姚文周刚四十有五,只比梅有义大一岁而已。
姚文周依旧面无表情,他走得不快不慢,似乎根本就不在乎梅有义的呱噪。*
梅有义看着他,慢慢笑了。
“姚相,大家都是同僚,好歹礼让三分。”
姚文周脚步微顿。
他回过头来,看向梅有义,眼神平静,没有任何情绪。
“梅尚书,你高升回京,还未来得及恭喜。”
“此番恭喜了。”
梅有义拱手谦让:“同喜,同喜。”
朝堂上的这一场交锋,后宫自然不知,但二月初六,宫中连下数道圣旨。
第一件大事,便是四月末要至东阳行宫驻跸。
上奉请仁慧太后、皇贵太妃和贵太妃随行避暑,另宣召周宜妃、梅贤妃、姜贵嫔、孟熙嫔、司徒美人、冯采女伴驾。
宫中事交由慕容昭仪和德太妃处置。
两位皇嗣自然也在随行之列。
除此之外,荣亲王、礼亲王留守京中,靖亲王、永宁公主、永昌公主随行。
这一通安排,让人惊讶万分,可这惊讶还没结束,接连又有三道圣旨下达。
第一便是册封。
因姜云冉处置六宫事功劳卓绝,又仁义孝顺,谦和端方,着晋封为从二品昭仪,统领六宫事,从此成为高位妃嫔。
第二则是赐大公主景明舒封号庆安,领亲王俸禄。
第三擢升梅有义为凌烟阁臣。
接连几道圣旨,直接把朝廷内外众人砸晕。
待回过神来,才终于看懂景华琰的处置。
争夺阁臣的这一场战争中,终究是梅氏获胜。
而梅氏也终于达到了家族顶峰,入阁拜相,成为国之重臣。
梅氏一系也终于声势壮大,成为能与姚氏抗衡的氏族。
为了安抚姚家,景华琰直接封一岁的女儿为庆安公主,领亲王俸禄。
两者皆升,谁都没有吃亏。
然公主年幼,母妃离宫,这个公主的封号不过是镜花水月,徒有其名。
此时,景华琰又升姜云冉为昭仪,从此统领六宫事。
她以昭仪的份位,压过周宜妃和梅贤妃,一是有独一无二的盛宠,二则是为了平衡姚氏,打压梅氏。
曾经协理六宫事的梅贤妃,而已因“有孕”而不能处理宫事。
这是对姜云冉数次立功的奖赏,也是对姚家的安抚。
一来一回,不叫任何人败兴而归。
所有人都要感念皇恩。
姜云冉此刻真实感受到,雷霆雨露,俱是君恩的含义。
对于皇帝来说,一切皆可以利用。
不过对于姜云冉来说,她已权柄到手,荣华在身。
入宫未及半年,以选侍之位一步登天,成为统领六宫事的主位娘娘。
放眼大楚百年兴衰,也未有一人能与之媲美。
论说独宠,更是无人能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