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初的大规模扩张,就是刚刚结束乱世后,需要用对外扩张来弥合內部,关中集团,山东集团,包括其他地方派,只是暂时接受了李家这个统治者,但內部矛盾依然存在,只是经过一场乱世的释放之后都累了,得缓一缓,並非矛盾不存在,所以需要扩张,以扩张来缓解矛盾,但当无力继续扩张后,矛盾就爆发了。
安史之乱就是无力继续扩张的结果,向南败於南詔,向西败於大食,向北也已经无法解决契丹。
安禄山都差点折在契丹。
跑去犁庭扫穴,结果惨败而归,坐骑都中箭。
虽然总体上依然能打贏契丹,但解决已经做不到了,契丹可以稳定地占据他们的控制区,甚至唐朝出现內乱,他们还会趁机不断扩张。。
唐朝扩张到了极限。
已经无法靠继续扩张来缓解內部矛盾。
然后內部矛盾立刻爆发。
所以接下来杨丰还是得引导他们向外继续扩张。
当然,不能说扩张。
明明是收復失地。
西域自古以来就是我大唐的,当然要收復,漠北自古以来同样是我大唐的,也得要恢復当年的那些都护府,都督府什么的。
就这样刘守文也解决,事实上刘延祚回去后第三天,已经到达夹口寨或者说苑家口,准备北上前往蓟州和契丹等军会和的刘守文,就带著满腔幽怨和悲愤抹了脖子,然后他的另一名亲信孙鹤,把他的尸体送到正在易州的国师面前。连同这时候已经向国师投降的瀛莫两州,一个新的河间府也设立,然后南霽云也被拉来充当河间府尹。
他其实是魏州人。
不过这时候面对国师,刘守光也终於学李存勖了。
他同样认阿保机当叔叔。
由已经被他囚禁的刘仁恭,给老对头阿保机写信,两人约为兄弟。
当然,这不重要。
重要的是割榆关以北,尤其是营州给契丹。
作为交换,阿保机派兵一万南下,帮助刘守光对抗大唐朝廷。
不过这个条件其实诚意不大,因为目前的营州,刘守光本来就已经很难继续控制了,那里孤悬一隅,中间无非一条辽西走廊,阿保机早就惦记,不过刘家在这一点上做的不错,始终没丟掉营州。
原本歷史上李存勖灭刘守光时候,营州依然在其手中。
九一三年,刘光浚作为李存勖部下先后拿下平州和营州,营州刺史杨靖投降。
但现在刘守光在这种局势下根本守不住。
所以乾脆送给阿保机。
然后退守榆关。
至此阿保机靠著南边两个好侄子,在这场因为国师北巡而引发的混乱中,狠狠地捞了一笔,不过紧接著他就要承受因此导致的后果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