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茂生在心中反覆权衡著各种选择,思考著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
然而,他还没有打算太久,就遭遇了一件意料之外的事情。
这一日,县令亲自下乡,推广一种全新的种植物。他站在村子中央,大声说道:“圣上受天恩,得天所授神物,种入地中,可亩產千斤。如今,以长安城周围作为实验田,推广此神物。”
陈家村中,很多人都闻讯赶来围观。虽然他们之中很多人只是佃户,没有自己的土地,但看热闹的心思却丝毫不减。
陈茂生也被这热闹的场面所吸引,跟著人群一起围了过去。陈茂生听闻村里有热闹可瞧,便兴致勃勃地赶了过去。因著他“神童”的名號,一路上,眾人纷纷为他让出一条道来,他倒也顺顺噹噹挤到了最前排。
只见县令站在高台上,亲自向眾人介绍著一种新奇之物:“诸位乡亲,此乃神物,名为『唐薯』。它能在土地里生长,產量极为可观……”
陈茂生定睛细看,这一瞧,顿时瞪大了双眼,一个无比眼熟的东西映入眼帘。剎那间,一句来自前世的惊嘆脱口而出:“臥槽,红薯?”
让陈茂生震惊不已的,可不仅仅只是这红薯本身。在这大唐的时代背景下,他竟亲眼见到了红薯!凭藉著他如今过目不忘的记忆力,陈茂生清楚地记得,在歷史的长河中,红薯本应在明朝万历年间才从海外传入,起初还被称作“番薯”。按常理来说,这红薯根本不该出现在大唐啊!
“这东西,怎会出现在大唐?还取名为『唐薯』?”陈茂生忍不住连连摇头,嘴里嘟囔著:“不对劲,实在太不对劲了!”
这边县令刚介绍完红薯,又从袖中掏出了另一件物品,说道:“除了红薯,还有其他神物……”
陈茂生定睛再瞧,这下更是惊得下巴都快掉了:“臥槽!玉米?”“臥槽!怎么连土豆也有了?”
看著县令亲自带来的这些农作物,打算让村民们种植,陈茂生彻底傻眼了。这些农作物,他可一点都不陌生!可无一例外,它们根本就不属於这个时代啊!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陈茂生喃喃自语,震惊之余,满心都是疑惑,百思不得其解。这些本不该出现在大唐的农作物,为何会出现在这里?而且,它们还都以“唐”为名。
“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难不成之前有穿越者来过?”陈茂生心中暗自思忖。可转念一想,“不对,就算有穿越者来过,也不可能如此轻易就弄来这些农作物,除非这些东西是被穿越者带来的。”
陈茂生突然想到了一个猜测:“毕竟,这些农作物都是经过多年改良培育,才呈现出如今这般模样,完全是现代的样子,而非古代的模样。”
就以玉米为例,现代的玉米高產又美味,玉米子粒粒饱满。然而,最初的原始玉米可並非如此,產量低,味道也一般,玉米籽更是乾瘪得很。经过一代又一代的改良培育,才逐渐变成了现代我们所熟知的模样。
陈茂生看著眼前那颗粒饱满的玉米,心中十分確信,这绝对如同现代一般,是优良的玉米品种,而非原始的初生模样。於是,他心中冒出了这样一个念头:倘若真有穿越者,那很可能是一个“身穿”並带著这些东西的穿越者,这和他这种“魂穿”可是大不相同。
“是不是这样呢……”陈茂生思索片刻,决定开口询问县令:“县令大人,这些神物,究竟是从何处得来的?”
虽说陈茂生年纪尚小,但凭藉著“神童”的名號,还曾得到过唐皇李世民的赏赐,县令此刻倒也没有摆出高冷的架子,而是耐心回復道:“这些神物,乃是天赐啊!我大唐蒙上天恩泽,陛下受上天眷顾,所以才得以获得这些神物,用来造福大唐百姓……”
一听这话,陈茂生便不再追问了,因为他心里明白,此时再问下去,也问不出个所以然来。
“看来,只能日后找机会再探寻一番了。”陈茂生暗自琢磨,“倘若真有其他穿越者存在,而且还將这些农作物推广开来,那我很多计划,可就不能贸然实施了。”
想到这里,陈茂生准备重新规划自己的计划。他心中那些宏图大志,只能暂时搁置一旁,当务之急是要先弄清楚这些农作物的来源。
与此同时,李淳风离开了长安城。他回头望了一眼那巍峨的长安城墙,心中五味杂陈。
此次离开长安,虽说並非意味著永远不再回来,但往后回来的次数想必也不会多了。对於大唐,他心中已没有太多的留恋。一方面,车迟国对他有著极大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大唐如今的种种状况也让他感到失望。
他之所以还留在大唐,更多的是想要在这片土地上留下属於自己的“传承”。毕竟,他当初就是在这大唐获得了这份传承,若能在离开之前留下一份,再去往车迟国,才能念头通达,无愧於自己的內心。
在长安城中,李淳风並未遇到合適的人选。於是,他离开了长安城,打算在大唐的土地上四处走走看看,寻觅一个合適的传人。
其间,李淳风听闻了大唐各处有“神童”出世的消息,他的第一个目的地,便是陈家村。
一路上,李淳风一边打听一边前行。没过多久,他便来到了陈家村外。
“陈家村有位神童名叫茂生,两岁便能识千字,三岁就能吟诗作对……”李淳风身著一身道袍,一边向人询问陈茂生家的位置,一边心中暗自思量:“似这般人物,要么是天赋异稟,要么是得了宿慧,只是不知是否具备修道的天资。”
思索间,李淳风来到了陈茂生家门口。他站在门前,高声唱道,隨后说道:“贫道路过此地,想討碗水喝,顺便见见茂生神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