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大唐就是在收復安南之后,在地方上长期纠缠,才被活活拖垮的。
同样的错误,我大虞不能再犯。
相较於大唐,我们有现成的案例。
我朝太祖皇帝雄才伟略,在处理云南事务时,就开创性的採取了册封勛贵镇守地方。
数十年后,云南得以大治,为我大虞增加一省。
哪怕过去了两百多年,当地依然我大虞最安稳的省份。”
谷嘉熙笑著回应道。
论起耍嘴皮子,十名勛贵也干不过一名文官。
不同於靠血脉世袭的勛贵,能够站在朝堂上的文官,都是从千军万马中杀出来的。
尤其是一眾阁臣,不仅都是诡辩高手,一个个还博古通今。
同他们进行爭辩,各种歷史典故,那是信手拈来。
哪怕没理,凭藉渊博的知识,也能说出来。
稍有不慎,就掉进人家挖的坑中,而不自知。
“谷阁老言重了!”
“大唐覆灭是多方面原因导致的,把责任归结到安南身上,未免有些牵强。
在征討安南之前,唐王朝的皇都就沦陷了多次,江山社稷早就摇摇欲坠。
相比之下,我大虞朝就不一样了。
陛下雄才伟略,朝堂上贤臣猛將层出不穷,岂会畏惧一小小的安南。
等蜀地战事平息,朝廷的財政就会从赤字转向盈余,完全有能力重建交趾布政司!”
镇东侯的接话,一下子引爆了朝堂。
哪怕反应最迟钝的官员,经过这么一折腾,此时也明白了过来。
看似是治理安南的方案之爭,实则是文武之爭。
首辅先发制人,抢在勛贵系巨头回朝前,准备先把其中一位踢出局。
自认为洞悉了本质,一眾文官纷纷跟风下场。
转瞬的功夫,朝堂上就吵作一团,各种唾沫星子乱飞,就差上演全武行。
“肃静!”
“看看你们一个个的像什么样?”
“当自己是街头卖艺的,要比吆喝的声音大?”
“今天先到这里,首辅留下,其余人都退下吧!”
永寧帝当即爆发道。
对皇帝来说,手下一团和气是灾难,可整天斗个不停一样是问题。
大虞朝的党爭本来就激烈,因为利益的缘故,朝堂上大小派系经常混战。
不过那些文官內斗,都属於小儿科级別。
文武之爭,才是最要命的。
稍有不慎,就会动摇国本。
对擅自挑起衝突的首辅,此刻他是怎么看,都怎么不顺眼。
……
“陛下,留下臣在最后,不知所为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