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火没烧到家门口,江南士绅感受不到压力,不愿意为远在千里之外的战爭出钱。
因为文风鼎盛的缘故,到了王朝中后期,南方各省在朝堂上的话语权逐步上升。
本该上缴朝廷的钱粮,被官员和地方士绅瓜分掉,南方减少了对中央財政的支持。
通过在朝堂上的话语权,把原本属於他们的义务,逐步转嫁给了北方各省。
原本说好出命的北方各省,既要出命,又要出钱。
时间长了北方百姓承受不住,倘若再遇上天灾,百姓纷纷揭竿而起,王朝就会走向崩溃。
大虞算是例外,本该出不了府的白莲教起义,因为官员瀆职席捲了半壁山河。
朝廷反应过来后,很快就镇压了下去。
正是这种例外,让大虞有了喘息之机,中央朝廷再一次压制住了江南士绅。
眼前的爭吵,实际上是要恢復此前的政治版本,让南方各省再次扮演出钱的角色。
“够了!”
“这种破坏团结的话,老夫不想再听到!
国事艰难,我等当攻克难关,切不能为一己之私,挑起南北纷爭。
赖大人,我希望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
万俊辉当即发飆道。
这一刻,百官感受到了首辅的魄力。
或许是震慑於首辅的警告,或许是意识到事不可为,一眾江南官员纷纷偃旗息鼓。
“下官记住了!”
赖耀华惶恐的回答道。
在大虞朝南北之爭是禁忌话题,几乎每一次开启,都要杀的人头滚滚才能收场。
作为矛盾挑起者,甭管双方谁胜谁负,都是死路一条。
皇帝不会允许这种人活著,內阁也不允许这么牛逼的人存在。
“嗯!”
“理论上来说,只要蜀地战事结束,朝廷財税就恢復了巔峰时期,可实际上钱还是不够。
除了辽东那个吞金兽外,刚收復的交趾布政司,马上又会成为新的吞金兽。
倘若想平定两地,少不了常年用兵。
长此以往下去,朝廷財政还是会被拖垮。
陛下,臣提议在安南设立都护府,代管交趾布政司、三宣六慰,以及南方的藩属事务。
可参照云南旧例,在勛贵中挑选一员大將镇守边疆,以减轻朝廷的財政支出。”
万俊辉的话音落地,永寧帝和百官一起陷入懵逼中。
前一刻还在谈財税分配,下一刻就跳到了安南事务上。
看似跳跃的厉害,但两者之间,也存在著紧密联繫。
开发新疆域,那是要钱的,恰好大虞又缺钱的厉害。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