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网

千千小说网>復山河 > 第393章 大难临头各自飞(第5页)

第393章 大难临头各自飞(第5页)

跑肯定是可以跑的,就看最后能够跑出去多少人。

现在麾下的数十万大军,能够撤走三分之一,都算是一个奇蹟。

更大概率,连撤出去十分之一的人都难。

对官军来说,撤退途中的义军,那就是送到眼皮子底下的军功。

“南下要从云南借道,当地官员只要不傻,就会向两广求援。

如果大军没有第一时间突破敌军的防线,等待我们的就是命运就是覆灭。

乌思藏都司和朵甘都司都是贫瘠之地,养不起太多兵马。

既然那帮叛逆去了乌思藏都司,那么我们就去朵甘都司。

安排人接触一下李原,告诉他我们愿意掏买命钱。

只要他放慢进军速度,每拖延一天,本王愿意出五十万两白银。

如果他死咬著不放,本王寧愿在兵败之前,把所有的財宝都沉入江中、埋入地下,也不会让他占便宜!”

魏豪狠了狠心说道。

拿自己手中的財宝威胁人,他这也算是开了歷史先河。

“王爷,英明!”

群臣齐声回应道。

只要不让大家死战,那就是好上司。

至於拋弃基业跑路,大家心里完全没有负担。

从广西到蜀地,他们不只一次换地方,无非是这次去的地方穷了点儿。

这些都是小问题,经常在死亡边缘徘徊的人,才知道生命的可贵。

困境是暂时的,只要活著就有希望,死了才是真的完蛋。

……

京师。

隨著秋收的临近,关於税款的分配问题,再一次提上议程。

北方各省没什么变化,直接按惯例分配即可。

湖广和两广要支持战爭,也没有钱粮上缴中央政府。

发生爭议的主要是闽浙和江南地区,恰好这四个省,又都是財税大省。

地方上的秋税,尚未进行徵收,中央朝廷就先吵翻了天。

不过这次参战的主力,不是勛贵集团,而是文官內斗。

闽浙和江南两地出身的官员,希望能把更多的税款留在地方上,用於战后重建。

虽然他们同样不喜欢勛贵系把握地方大权,但又不得不承认勛贵系的两大总督,在地方上是真干活。

战爭刚结束,就在当地展开了生產自救,预计秋粮收成能恢復到战前的七成。

在战爭中被破坏的道路桥樑、城池、水利工程,也在有序重建。

感受到了切切实实的好处,当地士绅变成了政策拥护者,进而影响到了当地出身官员的政治立场。

每多爭取一笔经费,战后重建速度就会快上一分。

地方官是有任期的,勛贵系两大总督不可能一直留在地方上。

一旦两人任期结束,总督这个临时职位被撤销,地方政治恢復正常化,官府效率也会大幅度下降。

不是每一名封疆大吏,都能够压制住地方势力,按照自己的意志施政。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