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军兵锋已经逼近了应天府,要不了多长时间,就要开启南京保卫战。
越是这种时候,就越需要稳定人心。
哪怕大家都知道,固守南京不是什么好选择。
可现在不是做义军的时候,吴国建立南京是他们的首都,谁也不敢轻言放弃。
南京在手中,代表著大吴政权依旧坚挺,那些坚守中的城池还能支撑。
倘若放弃南京,就相当於在政治上承认失败。
一旦走到这一步,那么分布在各地抵抗虞军的吴军,將会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雪崩。
丟了城池,可以再抢回来。
丟了人心,那就再也回不来了。
“诸位爱卿,可有不同的意见?”
傅皓轩期待的问道。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
他是从底层爬起来的,非常清楚流言这种东西,越是禁止传播,越容易让大家相信。
可现在的局势下,他又不得不禁言。
倘若放任流言传播,谁也不知道会出现多少炸裂版本。
隱藏在暗地里,敌视吴国的各个群体,都会跟著推波助澜。
“怎么,我吴国没人了么?”
见无人回应,傅皓轩恼怒的质问道。
“陛下,流言蜚语源於战事不利。
我军战场上表现不佳,后方做什么都没用。
倘若能够大破敌军,都不用朝廷出手,流言马上就会换成截然不同的版本。”
杨敬仁硬著头皮回答道。
儘管这些都是大实话,但实话往往不中听。
大破敌军说起来简单,真要是操作起来,並不容易。
相比之前,虞军这一次实在是太苟了。
无论他们怎么引诱,敌人总是稳步推进。
哪怕是发起进攻,也没有选择硬骨头强啃,反而挑软柿子捏。
哪怕无法长期战略,敌人也会打过来,破坏他们在当地的统治。
刚开始的时候,他们还笑话敌人不懂军事,很快现实就打了脸。
拆分开来看,敌军的做法,军事上缺乏价值。
可是等打上几个月之后,他们惊讶的发现,自家的疆域在不经意间沦陷了大半。
地盘少了,能够获得的资源,自然也会跟著减少。
战爭进行到现在,吴国已经很难从地方上筹集钱粮,用於这场战爭。
“陛下,下令突围吧!”
礼部尚书胡宇哲的话,宛如一颗惊雷,把眾人嚇了一跳。
局势发展不利,敌军在不断压缩包围圈,继续留在南京无疑是取死之道。
可放弃南京,政治影响著实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