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请。。。”
告状的话还没有说完,赖耀华就当场晕死过去。
领头的清流大佬躺下了,恢復理性的一眾清流官员,纷纷偃旗息鼓。
刚才的纷爭,他们本来就不占理,再闹下去只会更令皇帝厌恶。
“赖爱卿,心繫国事,不想我们为此事耽搁,
锦衣卫把伤员抬下去,让御医进行治疗,其余人继续议事。
刚才谈到统帅人选,大家就从兵部提名的將领中,挑一个合適的吧!”
永寧帝的话,把一眾清流官员气得半死。
感情他们今天这场打,不光白挨了,就连平叛主帅的位置也没抢到手。
偏偏开口的是皇帝,容不得他们拒绝。
这是多派系制衡的好处,皇帝可以站在裁决者的位置上,按照自己的意志做出决定。
“陛下,以微臣之见,乾脆就让秦总兵担任主帅。
正好江西第一镇,现在驻扎在扬州地区,调回来围剿流窜进山西的叛军也方便。”
万俊辉率先表明立场。
到了扛事的时候,不充许他这个首辅退缩。
文武之爭固然重要,但围剿叛军才是最重要的。
清流们可以闹腾,那是他们没有在位置上,口嗨又不用负责。
倘若內阁也跟著胡闹,江山社稷就危险了。
江北地区陆续被官军收復,傅逆所部被压制在一隅之地,
纵使向外突围,也不会挑选扬州作为突破口。
不是能不能打下来的问题,而是江北地区,根本没有他们的立足之地。
真想要跑路,也该往中原地区跑。
河南有大量饥民,可以迅速壮大义军队伍,儘快恢復手中的实力。
携百万大军孤注一掷,联合流窜到山西的关中义军,一起进攻京师,才是破局之道。
最不济也可以西进入蜀,同蜀地义军联手,割据巴蜀大地。
“那就他吧!”
“顺便派人催促一下朕的几位总督,让他们儘快剿灭傅逆残部,还天下一个太平。”
永寧帝想了想说道。
白莲教之乱持续的太久,尤其是南京沦陷之后,给他带来了巨大的政治压力。
现在胜利在望,他是一刻也不想等。
如果不是下面几位总督,在围剿傅逆的问题上,战略惊人的一致,他早就下旨干涉了前线具体指挥,他是鞭长莫及,但下旨催促决战还是可以的。
拖的时间越长,局势就对大虞越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