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6章
李开嗯了一声,拿起一把通条,插进旁边的老式火铳枪管里:“你看,光是这几步,从药罐舀火药、倒进枪管、塞铅弹、用通条捣实、再往药池里装引药,最快也得七八口气。遇上刮风下雨,药池里的引药潮了,还得重新换,一耽误,敌人的马就冲到跟前了。”
王铁山点头如捣蒜:“可不是嘛!俺们都叫它‘三慢铳’,装得慢、打得慢、救得慢。”
李开拿起那枚铜壳,指尖在壳口摩挲:“以前为啥不做这东西?”
他忽然问。
王铁山愣了愣,挠挠头:“以前。。。。。。哪有这条件啊?在青山县那会儿,您领着弟兄们刚站稳脚,铁都不够用,哪来的铜做这细巧玩意儿?再说火药,那会儿的硝石提纯得糙,装多了炸壳,装少了没劲,哪敢往这密封的铜壳里塞?”
这话戳中了要害。李开望着工坊角落里堆着的铜料。
都是从京城内库和各州府缴来的,成色足,分量够,小山似的堆着,这在徐州时想都不敢想。
他想起刚穿越过来那年,为了凑火药,弟兄们在茅厕墙根刮硝土,熬出来的硝石带着股骚味,装在竹筒里都怕炸了。
那会儿能造出打铅弹的火铳就谢天谢地了,哪敢琢磨什么铜壳子弹?
“还有工匠。”
李开又道,指了指工坊里十几个戴眼镜的老师傅。
“以前咱们只有几个铁匠,能打锄头就不错了。你看现在,这些都是从江南、西域招来的巧匠,能在铜板上刻花纹,能把铅丸磨得圆溜,这手艺,以前请都请不来。”
王铁山望着那些正在用游标卡尺量铜壳厚度的工匠,咋舌道:“可不是嘛!那老宋头,以前在苏州给官老爷造首饰的,现在跟着咱们捶铜板,说这比打金镯子带劲。”
李开笑了,将铜壳塞进一把改造过的短铳后膛。
那铳尾多了个可以旋转的铁闩,合上时严丝合缝。
他扣动扳机,“咔嗒”一声,撞针精准地砸在铜壳尾端的引信上。
“以前是没办法。”
他缓缓道:“那会儿要先活下去,只能用最简单、最能快速造出来的火铳。慢是慢了点,但总比刀枪强。”
可现在不一样了。
他手里握着大半个王朝的资源,铜料、硝石、硫磺、工匠。。。。。。
以前缺的,现在几乎都有了。
更重要的是,江南还没平定,天启帝在南京苟延残喘,将来还要应对草原、西域的变数,光靠老式火铳不够了。
“这铜壳子弹。”
李开举起短铳,对准远处的木靶。
“装弹时,拉开后闩,塞进去,合上,扣扳机,三步完事,比以前快三倍不止。火药定量装在壳里,不用担心受潮,也不用担心装多装少,安全,准头还足。”
他顿了顿,扣动扳机。
嘭!
铅弹穿透木靶,带着尖锐的呼啸钉进后面的土墙里。
王铁山看得眼睛发直,喃喃道:“乖乖。。。。。。这要是装备起来,以后打仗,岂不是跟撒豆子似的?”
“差不多。”
李开卸下空铜壳,看着里面烧尽的药渣。
“以前是凑活能用,现在,该讲究点了。”
工坊外的风卷着操练的呼号进来,李开望着那枚空铜壳,忽然想起刚造第一支火铳时,地瓜拿着它,激动得手都在抖,说:“旅长,有这玩意儿,咱们再也不用怕骑兵了。”
是啊,再也不用怕了。不仅不用怕,还要跑得更快,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