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哥哥怎么还有了妾室?”
赵贵妃蹙眉道。
赵老侯爷和夫人伉俪情深,尤其是早年赵夫人一直在边关陪着老侯爷。赵家三个儿子一个女儿,都深受父母情深影响,儿郎都不娶妾室,一心一意地对待自家夫人。
赵家二郎娶的是赵夫人的亲侄女林氏,林氏在母亲肚子里的时候,父亲在战场杀敌牺牲,她母亲在生产她的时候难产而亡,因此从小她也在赵府长大,和贵妃、赵家三个儿郎一起长大。尤其是与赵二郎青梅竹马,因此侯爷和夫人就做主让赵二郎和林氏成婚。
贵妃和林氏也是从小姐妹情深,林氏这次回京给侯爷拜寿,贵妃还没来得及和她叙旧,竟然不知道自家二哥房里竟然还纳了妾室。
“你二嫂自从生了霜姐儿,身子一直不好。几次回京找遍名医看了说她以后子嗣怕是难了。
你还记得六年前,你二哥在西域有一次受伤落下山崖失踪了半个月不?这个李氏就是当时他的救命恩人,也是一个孤女,没日没夜照顾你二哥。后来你二哥被接回军营后,这个李氏一直跟着,不要任何赏赐,就想给你二哥做丫头。你二嫂求了我,就收了她做个妾室,也圆了她的心思。如今她生的这焕哥儿,也五岁了。”
“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我二哥这是以身相许来报救命之恩啊?”
赵贵妃虽是感激李氏救了二哥一命,但她替二嫂想,想她心里肯定难过。她这个二哥也是耳根子软之人,但怎么不去考虑二嫂的感受,哪怕散尽家财也不应该用这婚配来还人家的恩情。
“你二嫂身子不好,想是李氏也能为你二哥开枝散叶。”
赵夫人知道自己闺女脾气,嗫嚅道。
世间哪个女子为自己丈夫纳了妾室,心里能痛快?她也心疼这个生了孩子伤了身子的二儿媳,更何况这是她亲侄女。
只是儿子在那女子那儿养伤半个月,孤男寡女独处一室,对人家女子的名节自是有影响,那女子又任何赏赐都不要,就想跟在儿子身边,那还能怎么办?
“昭昭说过,这世间最怕的就是什么都不要的人,想必那人是什么都想要。”
听了母亲的话,赵贵妃心想,这李氏的身世想必就不简单,只有单纯如自己二哥和自己母亲那样随意就相信这山上还就那么凑巧地有了个孤女。
赵若嫣不想让母亲担心,她看了一眼如意。
如意转身出去,想必去打听这李氏入门后的事情了。如意从小伺候她,是家生子,自家父母还在赵家当差,都管着赵府的里里外外,因此如意打听消息自是极其容易。
被这李氏母子一折腾,贵妃还没来得及和母亲说太多,就到了午膳时间。赵夫人问:“嫣儿,你是在我院里吃,还是?”
“全家一起吃个饭吧!”赵贵妃温声道。
赵夫人赶快吩咐下去,让厨房准备全家的午膳。
餐桌上,贵妃和赵夫人自然居坐主位。赵家大房二房都是夫人带孩子回京,大房夫人带着一儿如寒,一女如雪,二房夫人带着女儿如霜,三房是夫妻二人带着刚刚三岁的如冰。
李氏是二房的妾室,但赵夫人体谅她照顾焕哥儿,也让她一同入座了。
这么浩浩荡荡一群人上来自然是要先给贵妃娘娘请安,赵贵妃抬了抬手,温声道:
“起来吧,自家人不必多礼。孩子们都长大了,过来让姑姑看看。”
赵家的孩子们都喜欢这个又漂亮又对他们极好的小姑姑,闻言都涌过来,各个唤着“小姑姑”,一个个喜笑颜开地往贵妃身边凑。
尤其三房那仅仅三岁的冰哥儿像个小奶团一样紧紧贴在赵若嫣腿边。
只有那个叫焕哥儿的,因为和贵妃不熟,站在最后面,很是生疏。
贵妃吩咐如意给了孩子们赏赐,笑着让他们退下入席,她看向最后那个胆怯害羞的焕哥儿,笑道:
“焕哥儿,怎么没戴本宫赏赐的玉佩,可是不喜欢?”
不料那个一脸胆怯的孩子此时却扬起眼,冷冷道:“大哥哥的玉佩极为精致,我那玉佩上却刻了一只猪,焕儿不喜欢。”